|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 1.1 斜带石斑鱼简介及养殖现状 | 第9页 |
| 1.2 斜带石斑鱼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 鱼类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1.4 虹彩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1.4.1 虹彩病毒简介 | 第12页 |
| 1.4.2 虹彩病毒分类 | 第12页 |
| 1.4.3 虹彩病毒感染过程 | 第12页 |
| 1.4.4 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1.5 细胞凋亡 | 第13-14页 |
| 1.6 BCL-2 蛋白家族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1.6.1 Bcl-2 蛋白家族的分类 | 第14页 |
| 1.6.2 Bcl-2 家族抗凋亡成员 | 第14-15页 |
| 1.6.3 Bcl-2 家族促凋亡成员 | 第15-17页 |
| 1.7 BOK基因研究进展 | 第17页 |
|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 2 斜带石斑鱼BOK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8-30页 |
| 2.1 前言 | 第18页 |
| 2.2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 2.2.1 实验用鱼 | 第18页 |
| 2.2.2 质粒载体与受体菌株 | 第18页 |
| 2.2.3 实验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 2.2.4 主要溶液及试剂盒 | 第19-20页 |
| 2.2.5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及网站 | 第20页 |
| 2.3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 2.3.1 实验用鱼的饲养 | 第20页 |
| 2.3.2 斜带石斑鱼总RNA的提取 | 第20-21页 |
| 2.3.3 总RNA反转录成cDNA | 第21页 |
| 2.3.4 引物的设计 | 第21-22页 |
| 2.3.5 RACE PCR | 第22-23页 |
| 2.3.6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第23页 |
| 2.3.7 与T载体相连 | 第23页 |
| 2.3.8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3-24页 |
| 2.3.9 菌落PCR鉴定 | 第24页 |
| 2.4 结果 | 第24-28页 |
| 2.4.1 EcBOK cDNA全长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24-25页 |
| 2.4.2 EcBOK氨基酸同源性及系统进化性分析 | 第25-28页 |
| 2.5 讨论 | 第28-30页 |
| 3 ECBOK基因在斜带石斑鱼中差异表达性分析 | 第30-35页 |
| 3.1 前言 | 第30页 |
| 3.2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 3.2.1 实验用鱼,细胞和病毒 | 第30页 |
| 3.2.2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 3.2.3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 | 第30页 |
| 3.2.4 试剂盒 | 第30页 |
| 3.3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 3.3.1 总RNA的合成及cDNA的反转 | 第30页 |
| 3.3.2 引物的合成 | 第30-31页 |
| 3.3.3 荧光定量PCR | 第31页 |
| 3.3.4 病毒的增殖 | 第31页 |
| 3.3.5 数据统计及其分析 | 第31-33页 |
| 3.4 实验结果 | 第33页 |
| 3.4.1 EcBOK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 第33页 |
| 3.4.2 EcBOK基因在SGIV刺激条件下体外表达模式分析 | 第33页 |
| 3.5 讨论 | 第33-35页 |
| 4 ECBOK基因过表达对SGIV增殖的影响 | 第35-42页 |
| 4.1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 4.1.1 质粒载体和受体菌株 | 第35页 |
| 4.1.2 细胞和病毒 | 第35页 |
| 4.1.3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 4.1.4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 | 第35页 |
| 4.1.5 试剂盒 | 第35页 |
| 4.2 实验方法 | 第35-40页 |
| 4.2.1 总RNA的合成及cDNA的反转 | 第35页 |
| 4.2.2 引物的合成 | 第35-36页 |
| 4.2.3 pcDNA3.1 重组质粒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 4.2.4 pcDNA3.1 重组质粒的连接及克隆转化 | 第37页 |
| 4.2.5 去内毒素质粒的提取 | 第37页 |
| 4.2.6 细胞转染及病毒感染 | 第37-38页 |
| 4.2.7 病毒滴度的测定 | 第38页 |
| 4.2.8 荧光定量PCR及数据统计分析 | 第38-40页 |
| 4.3 结果 | 第40页 |
| 4.4 讨论 | 第40-42页 |
| 5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51页 |
| 附录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 导师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