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1.1 湿法磷酸及其氨化料浆的主要性质及特征 | 第11-13页 |
| 1.1.1 湿法磷酸的主要性质及特征 | 第11页 |
| 1.1.2 湿法磷酸氨化过程及生成的沉淀物 | 第11-13页 |
| 1.2 絮凝剂的性质及其分类 | 第13-15页 |
| 1.2.1 絮凝剂的性质 | 第13页 |
| 1.2.2 絮凝的分类 | 第13-15页 |
| 1.3 絮凝的基本原理 | 第15-17页 |
| 1.3.1 絮凝机理 | 第15-17页 |
| 1.3.2 絮凝体的基本要求 | 第17页 |
| 1.4 絮凝对重力沉降和过滤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 1.4.1 絮凝对重力沉降的影响 | 第17-18页 |
| 1.4.2 絮凝对过滤性能的影响 | 第18页 |
| 1.5 絮凝条件对絮凝沉降过程的影响分析 | 第18-20页 |
| 1.5.1 絮凝剂用量 | 第19页 |
| 1.5.2 絮凝沉降温度 | 第19-20页 |
| 1.5.3 絮凝搅拌条件 | 第20页 |
| 1.6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0-23页 |
| 1.6.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1.6.2 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 第2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分析方法 | 第23-33页 |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3-24页 |
| 2.1.1 实验原料 | 第23页 |
| 2.1.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 2.2 实验仪器及其装置 | 第24-25页 |
| 2.2.1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 2.2.2 实验装置 | 第24-25页 |
| 2.3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25-29页 |
| 2.3.1 实验原理 | 第25-26页 |
| 2.3.2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 2.4 实验化学分析及电位、粘度的测定 | 第29-33页 |
| 2.4.1 P_2O_5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 2.4.2 湿法磷酸中杂质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 2.4.3 ζ 电位的测定 | 第30页 |
| 2.4.4 氨化料浆粘度的测定 | 第30-33页 |
| 第3章 絮凝剂的筛选 | 第33-41页 |
| 3.1 单一絮凝剂对氨化料浆的絮凝沉降及其分离影响 | 第33-36页 |
| 3.2 复配絮凝剂对氨化料浆的絮凝沉降及其分离的影响 | 第36-40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絮凝条件对氨化料浆絮凝沉降的影响 | 第41-47页 |
| 4.1 絮凝剂离子度对氨化料浆絮凝沉降的影响 | 第41-42页 |
| 4.2 絮凝剂浓度对氨化料浆絮凝沉降的影响 | 第42-43页 |
| 4.3 温度对氨化料浆絮凝沉降的影响 | 第43-44页 |
| 4.4 搅拌时间对氨化料浆絮凝沉降的影响 | 第44-4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5章 湿法磷酸中杂质对其氨化料浆絮凝沉降的影响 | 第47-63页 |
| 5.1 湿法磷酸中杂质对其氨化料浆絮凝沉降的影响 | 第47-53页 |
| 5.1.1 Fe~(3+)杂质对氨化料浆絮凝沉降的影响 | 第47-48页 |
| 5.1.2 Mg~(2+)杂质对氨化料浆絮凝沉降的影响 | 第48-50页 |
| 5.1.3 Al~(3+)杂质对氨化料浆絮凝沉降的影响 | 第50-51页 |
| 5.1.4 SO_4~(2-)杂质对氨化料浆絮凝沉降的影响 | 第51-53页 |
| 5.2 工业湿法磷酸中杂质对氨化料浆的絮凝影响 | 第53-55页 |
| 5.3 湿法磷酸杂质对其氨化料浆粘度影响 | 第55-57页 |
| 5.3.1 粘度正交试验结果 | 第55-57页 |
| 5.4 CPAM对氨化料浆絮凝机理初步分析 | 第57-60页 |
| 5.4.1 絮凝絮体尺寸及分形维数分析 | 第58-60页 |
| 5.4.2 CPAM对氨化料浆絮凝机理的初探 | 第6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 第6章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 6.2 建议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