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背景特征与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页 |
·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2-14页 |
·动因理论 | 第12页 |
·识别理论 | 第12-13页 |
·治理理论 | 第13-14页 |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14-16页 |
·动因理论 | 第14页 |
·识别理论 | 第14-15页 |
·治理理论 | 第15-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17-30页 |
·财务报告舞弊及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舞弊 | 第17页 |
·财务舞弊 | 第17-18页 |
·财务报告舞弊 | 第18页 |
·与财务报告舞弊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8-19页 |
·财务报告舞弊所涉及的理论 | 第19-23页 |
·契约理论 | 第19-20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22页 |
·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因理论 | 第22-23页 |
·董事长的背景特征及其相关理论 | 第23-26页 |
·董事长的含义 | 第23-25页 |
·涉及的相关理论 | 第25-26页 |
·董事长背景视角下的财务报告舞弊的理论分析 | 第26-30页 |
·董事长与财务报告舞弊 | 第26-27页 |
·董事长的背景特征与财务报告舞弊 | 第27-30页 |
第四章 董事长背景特征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实证分析 | 第30-45页 |
·研究假设 | 第30-34页 |
·董事长年龄 | 第30页 |
·董事长性别 | 第30-31页 |
·董事长受教育程度 | 第31页 |
·董事长教育专业 | 第31-32页 |
·董事长任期 | 第32页 |
·董事长薪酬 | 第32-33页 |
·董事长持股比例 | 第33页 |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 | 第33-34页 |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34页 |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34页 |
·控制样本的选择 | 第34页 |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变量选择及模型的构建 | 第34-36页 |
·变量的选择 | 第34-36页 |
·Logistic 模型的构建 | 第36页 |
·模型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36-45页 |
·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36-42页 |
·实证回归结果 | 第42-45页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45-48页 |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建议 | 第46-47页 |
·文章局限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