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交易行政处罚要素的实证分析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导言 | 第8-13页 |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四、文章的创新及局限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内幕交易制度发展沿革和现状分析 | 第13-17页 |
| 第一节 发展沿革 | 第13-14页 |
| 第二节 现时背景 | 第14-15页 |
| 第三节 内幕交易的影响 | 第15-17页 |
| 一、损害证券市场的公平性和资源配置效率 | 第15页 |
| 二、增加证券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 第15页 |
| 三、提高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内幕交易要素的规范分析 | 第17-23页 |
| 第一节 内幕信息 | 第17-18页 |
| 第二节 内幕交易主体 | 第18-21页 |
| 第三节 内幕交易行为与内幕信息的连接点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内幕交易要素的执法分析 | 第23-32页 |
| 第一节 数据选取 | 第23-24页 |
| 第二节 内幕信息 | 第24-25页 |
| 第三节 内幕交易主体 | 第25-29页 |
| 一、法定的内幕信息知情人 | 第26-27页 |
| 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 | 第27-28页 |
| 三、非法定的内幕信息知情人 | 第28-29页 |
| 第四节 内幕交易行为与内幕信息的连接点 | 第29-30页 |
| 第五节 总结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完善内幕交易要素的建议 | 第32-39页 |
| 第一节 内幕信息 | 第32-33页 |
| 一、明确重大性标准 | 第32页 |
| 二、形式结合实质标准 | 第32-33页 |
| 第二节 内幕交易主体 | 第33-36页 |
| 一、法定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的范围 | 第33-34页 |
| 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的范围 | 第34页 |
| 三、非法定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的范围 | 第34-36页 |
| 第三节 主体与内幕信息的连接点及抗辩 | 第36-39页 |
| 一、引入推定利用 | 第36-38页 |
| 二、确定规制范式 | 第38-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附件 | 第43-46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