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 第11-13页 |
1.2.1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 第12页 |
1.2.2 微污染河水处理技术 | 第12-13页 |
1.3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概述 | 第13-15页 |
1.3.1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 | 第13页 |
1.3.2 人工湿地分类 | 第13-14页 |
1.3.3 潮汐流人工湿地 | 第14-15页 |
1.4 曝气生物滤池概述 | 第15-16页 |
1.4.1 曝气生物滤池工作原理 | 第15页 |
1.4.2 曝气生物滤池的技术特点 | 第15页 |
1.4.3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研究及应用进展 | 第15-16页 |
1.5 高效能填料 | 第16-18页 |
1.5.1 填料简介 | 第16页 |
1.5.2 陶粒填料 | 第16-17页 |
1.5.3 陶粒的开发研究 | 第17-18页 |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给水污泥陶粒制备 | 第20-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2.1.1 给水污泥 | 第20-21页 |
2.1.2 粉煤灰 | 第21页 |
2.1.3 硅酸钠 | 第21-22页 |
2.2 陶粒研制方法 | 第22-23页 |
2.3 给水污泥陶粒性能测试方法 | 第23-24页 |
2.3.1 陶粒堆积密度的测定 | 第23页 |
2.3.2 吸水率的测定 | 第23页 |
2.3.3 陶粒表观密度的测定 | 第23-24页 |
2.3.4 陶粒空隙率的测定 | 第24页 |
2.3.5 陶粒筒压强度的测定 | 第24页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第24页 |
2.3.7 晶体结构测试 | 第24页 |
2.4 水质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第3章 给水污泥烧结制备陶粒试验参数确定 | 第25-35页 |
3.1 正交试验确定试验参数 | 第25-27页 |
3.1.1 正交试验参数 | 第25-26页 |
3.1.2 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3.2 单因素对给水污泥陶粒性能的影响 | 第27-31页 |
3.2.1 给水污泥/粉煤灰比值对给水污泥陶粒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2 添加剂比例对给水污泥陶粒性能的影响 | 第28-30页 |
3.2.3 烧结温度对给水污泥陶粒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给水污泥陶粒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3.3.1 给水污泥陶粒的性能测定 | 第31-32页 |
3.3.2 给水污泥陶粒的表征 | 第32-33页 |
3.3.3 交换容量测定 | 第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基于给水污泥陶粒潮汐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 | 第35-40页 |
4.1 试验装置 | 第35-36页 |
4.2 进水水质 | 第36页 |
4.3 潮汐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效能分析 | 第36-39页 |
4.3.1 潮汐流人工湿地对NH3-N去除效能分析 | 第36-37页 |
4.3.2 潮汐流人工湿地对TN去除效能分析 | 第37-38页 |
4.3.3 潮汐流人工湿地对TP去除效能分析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基于给水污泥陶粒BAF处理微污染河水 | 第40-50页 |
5.1 试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第40-41页 |
5.2 进水水质 | 第41-42页 |
5.3 启动与挂膜试验 | 第42页 |
5.4 挂膜启动阶段微污染河水中各污染物去除效果 | 第42-45页 |
5.4.1 挂膜启动阶段COD去除效果 | 第42-43页 |
5.4.2 挂膜启动阶段NH3-N去除效果 | 第43-44页 |
5.4.3 挂膜启动阶段TN去除效果 | 第44-45页 |
5.5 给水污泥陶粒BAF的生物膜分析 | 第45页 |
5.6 影响给水污泥陶粒BAF处理氨氮的主要因素 | 第45-49页 |
5.6.1 不同填料层高度对NH3-N去除的影响 | 第45-46页 |
5.6.2 不同气水比对NH3-N去除的影响 | 第46-47页 |
5.6.3 不同HRT对NH3-N去除的影响 | 第47-4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工程案例分析 | 第50-56页 |
6.1 示范工程的构建 | 第50-51页 |
6.2 排水体制及示范工程的规模 | 第51页 |
6.3 进出水水质指标 | 第51页 |
6.4 运行效果 | 第51-54页 |
6.4.1 组合技术处理效果分析 | 第51-52页 |
6.4.2 基于给水污泥陶粒湿地对NH3-N的去除性能 | 第52-53页 |
6.4.3 基于给水污泥陶粒湿地对TP的去除性能 | 第53-54页 |
6.5 与同类人工湿地工程的对比分析 | 第5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58页 |
7.1 结论 | 第56-57页 |
7.2 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