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 | 第9页 |
1.1.2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制度改革 | 第9页 |
1.1.3 Z学院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1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1.5.1 绩效管理 | 第13页 |
1.5.2 绩效考核 | 第13-17页 |
2 Z学院辅导员岗位绩效考核管理现状 | 第17-28页 |
2.1 Z学院概况 | 第17-18页 |
2.1.1 基本概况 | 第17页 |
2.1.2 辅导员队伍建设概述 | 第17-18页 |
2.2 Z学院辅导员绩效考核现状 | 第18-25页 |
2.2.1 Z学院辅导员考核管理现状 | 第18-19页 |
2.2.2 Z学院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考体系 | 第19-21页 |
2.2.3 Z学院辅导员绩效考核现状调查 | 第21-25页 |
2.3 Z学院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2.3.1 设计思路狭窄 | 第25页 |
2.3.2 考核指标及权重不足 | 第25页 |
2.3.3 考核方法单一 | 第25-26页 |
2.3.4 评价机制缺失 | 第26页 |
2.4 Z学院辅导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第26-28页 |
2.4.1 对绩效考核的定位和认识有偏差 | 第26页 |
2.4.2 传统人事制度观念制约发展 | 第26页 |
2.4.3 职位分析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26-27页 |
2.4.4 绩效考核过程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27页 |
2.4.5 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避重就轻 | 第27页 |
2.4.6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环节脱节 | 第27-28页 |
3 Z学院辅导员岗位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优化设计 | 第28-40页 |
3.1 Z学院辅导员工作岗位分析 | 第28-30页 |
3.1.1 工作要求 | 第28页 |
3.1.2 工作职责 | 第28页 |
3.1.3 岗位说明书 | 第28-30页 |
3.2 Z学院辅导员岗位绩效评估体系优化设计 | 第30-37页 |
3.2.1 优化原则与思路 | 第30-31页 |
3.2.2 绩效考核主体选择 | 第31-32页 |
3.2.3 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 | 第32-37页 |
3.3 Z学院辅导员岗位绩效考核评估模型的构建 | 第37-40页 |
3.3.1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 第37-38页 |
3.3.2 绩效考核评指标模糊矩阵构建 | 第38-40页 |
4 Z学院优化后的辅导员绩效考核管理评估体系应用 | 第40-46页 |
4.1 Z学院优化后的辅导员绩效考核管理评估体系实施 | 第40-44页 |
4.1.1 绩效考核实施周期 | 第40页 |
4.1.2 考核结果等级设计 | 第40页 |
4.1.3 绩效评估 | 第40-44页 |
4.2 Z学院优化后的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反馈与应用 | 第44-46页 |
4.2.1 绩效考核等级的改进 | 第44-45页 |
4.2.2 绩效考核反馈的改进 | 第45页 |
4.2.3 绩效考核奖金的分配 | 第45页 |
4.2.4 岗位的调整 | 第45页 |
4.2.5 招聘的应用 | 第45-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5.2 研究不足 | 第46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