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社会转型期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师幸福感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导论第15-23页
    一、选题的背景第15-16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16-18页
    三、研究现状第18-21页
    四、基本思路及创新之处第21页
    五、研究方法第21-23页
第一章 社会转型、和谐社会与幸福感第23-44页
    一、幸福感概述第23-33页
        (一) 幸福感的相关概念第23-28页
        (二) 幸福感的心理构成第28-30页
        (三)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第30-33页
    二、社会转型对幸福感的影响第33-40页
        (一) 社会转型的概念及特征第33-37页
        (二) 社会转型的社会性影响第37-39页
        (三) 社会转型对幸福感的侵蚀第39-40页
    三、幸福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第40-44页
        (一) 幸福感是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第40-41页
        (二) 和谐社会是实现人幸福的社会第41-42页
        (三) 幸福感与和谐社会是互促关系第42-44页
第二章 幸福感研究的理论溯源第44-82页
    一、中国古典哲学视域中的幸福观第44-52页
        (一) 儒家统一融合的幸福观第44-47页
        (二) 道家得道成仙的幸福观第47-49页
        (三) 佛家涅槃为乐的幸福观第49-52页
    二、西方哲学视域中的幸福观第52-65页
        (一) 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第52-56页
        (二) 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第56-62页
        (三) 西方宗教文化的神学幸福观第62-65页
    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第65-72页
        (一) 马克思献身于人类解放的幸福观第65-67页
        (二) 恩格斯人类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幸福观第67-69页
        (三) 列宁为劳动人民谋福利的幸福观第69-72页
    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第72-82页
        (一) 毛泽东思想中为人民服务的幸福观第72-73页
        (二) 邓小平理论中“三个有利于”的幸福观第73-74页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幸福观第74-75页
        (四)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幸福观第75-78页
        (五) 新时期追逐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幸福观第78-82页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师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82-96页
    一、国内外对幸福感的测量研究第82-86页
        (一) 国外对幸福感的测量方法第82-85页
        (二) 国内对幸福感的测量方法第85-86页
    二、幸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第86-93页
        (一) 指标构建的基本原则第86-87页
        (二) 指标的选取第87-90页
        (三)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对具体指标的量化第90-92页
        (四) 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第92-93页
    三、幸福感指标指数的构造第93-96页
        (一)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第93-94页
        (二) 幸福指数的计算方法第94-95页
        (三) 综合幸福指数的建立第95页
        (四) 幸福指数评价标准第95-96页
第四章 社会转型期欠发达地区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实证分析第96-145页
    一、理论假设第96页
        (一) 社会转型对教师的幸福感具有一定的影响第96页
        (二) 不同人口学变量的教师幸福感不同第96页
        (三) 不同人群的教师幸福感不同第96页
        (四)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教师幸福感不同第96页
        (五) 身体健康、工作压力等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第96页
    二、数据来源第96-97页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96-97页
        (二) 调查的实施第97页
        (三) 数据的统计第97页
    三、教师幸福感现状与分析第97-136页
        (一) 教师的一般情况分析结果第97-101页
        (二) 教师分项幸福感状况及相关性检验第101-107页
        (三) 教师幸福感的总体状况第107-109页
        (四) 不同人群的教师幸福感差异第109-121页
        (五)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教师幸福感比较第121-124页
        (六) 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24-136页
    四、调查结果的检验--教师幸福感指数的模型构建第136-145页
        (一) 建立幸福指数层次结构模型第136-138页
        (二) 构建判断矩阵第138-139页
        (三) 一致性检验第139页
        (四) 权重的确定及对幸福指数的计算第139-14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145-161页
    一、研究结论第145-146页
        (一) 社会转型对教师的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第145页
        (二) 教师幸福感存在着差异第145页
        (三) 身体健康、工作压力等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第145-146页
    二、提升建议第146-161页
        (一) 教师自身方面第146-152页
        (二) 学校方面第152-155页
        (三) 政府方面第155-157页
        (四) 社会支持方面第157-161页
结语第161-164页
附表第164-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7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78-179页
致谢第179-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监测脑胶质瘤复发和治疗后反应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前交通小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