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相关基因的定位分析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4-20页
    1.1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遗传研究第14-15页
        1.1.1 含油量的遗传研究第14页
        1.1.2 蛋白质的遗传研究第14-15页
    1.2 甘蓝型油菜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第15页
    1.3 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QTL定位第15-18页
        1.3.1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QTL定位第17页
        1.3.2 甘蓝型油菜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第17-18页
    1.4 关联分析第18-20页
        1.4.1 关联分析方法第18页
        1.4.2 关联分析在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性状定位研究中的应用第18-20页
第2章 引言第20-24页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页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0-24页
        2.2.1 研究内容第20-22页
        2.2.2 技术路线第22-24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3.1 材料与试验设计第24页
        3.1.1 遗传图谱定位所用材料与试验设计第24页
        3.1.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所用材料与试验设计第24页
    3.2 性状测定第24-25页
    3.3 表型数据分析第25页
    3.4 遗传图谱定位方法第25页
        3.4.1 遗传图谱构建第25页
        3.4.2 复合区间作图法QTL分析第25页
    3.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第25-26页
        3.5.1 基因型数据测定与分析第26页
        3.5.2 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第26页
        3.5.3 连锁不平衡分析第26页
    3.6 候选基因筛选第26-28页
第4章 结果与分析第28-90页
    4.1 表型数据分析第28-38页
        4.1.1 高世代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表型变异第28-32页
        4.1.2 自然群体的表型变异分析第32-38页
    4.2 自然群体各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第38-40页
    4.3 含油量与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第40-46页
        4.3.1.2013 年重庆环境中含油量与各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第40-42页
        4.3.2 2014 年重庆环境中含油量与各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第42-44页
        4.3.3 2014 年云南环境中含油量与各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第44-46页
    4.4 蛋白质含量与各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第46-52页
        4.4.1 2013 年重庆环境中蛋白质含量与各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第46-48页
        4.4.2 2014 年重庆环境中蛋白质含量与各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第48-50页
        4.4.3 2014 年云南环境中蛋白质含量与各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第50-52页
    4.5 RIL群体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QTL定位分析第52-62页
        4.5.1 含油量的QTL定位第52-55页
        4.5.2 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第55-56页
        4.5.3 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第56-62页
    4.6 自然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62-76页
        4.6.1 群体结构分析第62页
        4.6.2 亲缘关系分析第62-63页
        4.6.3 连锁不平衡分析第63-64页
        4.6.4 含油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64-66页
        4.6.5 蛋白质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66-68页
        4.6.6 油脂+蛋白总量的全基因关联分析第68-70页
        4.6.7 差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70-76页
    4.7 用于候选基因定位的显著位点第76-78页
        4.7.1 用于含油量基本基因群定位的显著位点第76页
        4.7.2 用于蛋白质含量基本基因群筛选的显著位点第76-77页
        4.7.3 用于油脂+蛋白总量基本基因群筛选的显著位点第77-78页
    4.8 候选基因筛选第78-88页
        4.8.1 基本基因群的筛选第78-84页
        4.8.2 能基因群的筛选第84-88页
    4.9 选基因的表达分析第88-90页
第5章 讨论第90-96页
    5.1 品质性状的表型变异第90页
    5.2 自然群体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第90-91页
    5.3 自然群体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与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第91页
    5.4 含油量和蛋白质的QTL定位第91-92页
    5.5 各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92-93页
    5.6 候选基因的筛选第93-95页
        5.6.1 基本基因群候选基因的筛选第94-95页
        5.6.2 潜能基因群候选基因的筛选第95页
    5.7 候选基因表达分析第95-96页
第6章 结论和创新点第96-100页
    6.1 结论第96-98页
        6.1.1 品质性状的表型变异第96页
        6.1.2 多年多点环境下520份甘蓝型油菜品质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第96页
        6.1.3 RIL群体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第96页
        6.1.4 自然群体各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96-97页
        6.1.5 各性状候选基因筛选的显著位点第97页
        6.1.6 候选基因筛选筛选第97页
        6.1.7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第97-98页
    6.2 研究创新点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6页
致谢第106-108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08-110页
附录1 前人利用关联分析检测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显著位点整合第110-111页
附录2 不同模型下蛋白质含量显著位点表第111-115页
附录3 不同模型下含油量比值显著位点表第115-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典型半导体材料电学性能的温度依赖特性研究
下一篇:论霍达小说的人物心理图景及其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