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7页
        1.1.1 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现状第10-11页
        1.1.2 土壤中镍来源及危害第11-13页
        1.1.3 土壤中铬来源及危害第13-15页
        1.1.4 土壤重金属转化以及迁移第15-17页
    1.2 土壤重金属传统修复方法第17-19页
    1.3 电动修复技术介绍第19-28页
        1.3.1 电动修复原理第20-23页
        1.3.2 电动修复影响因素第23-25页
        1.3.3 电动修复增强技术第25-27页
        1.3.4 电动修复技术发展现状第27-28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8页
    1.5 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0-37页
    2.1 土壤来源、预处理及污染土壤配制第30-31页
    2.2 土壤性质第31-32页
    2.3 实验装置第32-33页
        2.3.1 土壤淋洗装置第32页
        2.3.2 电动修复装置第32-33页
    2.4 实验仪器第33页
    2.5 分析方法第33-37页
        2.5.1 土壤含水率测定第33-34页
        2.5.2 土壤pH测定第34页
        2.5.3 土壤电导率的测定第34页
        2.5.4 电解液中镍和铬测定第34-35页
        2.5.5 土壤中镍和铬测定第35-37页
第三章 镍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研究第37-48页
    3.1 镍修复影响因素筛选及正交实验设计第37-38页
    3.2 实验结果讨论第38-47页
        3.2.1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第38-40页
        3.2.2 电场作用下土壤pH的变化第40-41页
        3.2.3 土壤电导率变化第41页
        3.2.4 电场对土壤中镍离子迁移影响第41-43页
        3.2.5 系统电流变化第43-44页
        3.2.6 耗电量分析第44-45页
        3.2.7 影响镍污染土壤电动修复因素分析第45-47页
    3.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铬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研究第48-58页
    4.1 铬污染土壤修复影响因素筛选及正交实验设计第48-49页
    4.2 实验结果讨论第49-57页
        4.2.1 各因素对土壤中铬迁移影响第49-50页
        4.2.2 电场对土壤中铬分布的影响第50-52页
        4.2.3 不同电动力过程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第52-53页
        4.2.4 电动修复过程中电流变化情况第53-54页
        4.2.5 不同电动力过程电能消耗情况第54-55页
        4.2.6 优化条件下电动修复铬污染土壤迁移效果研究第55页
        4.2.7 影响铬污染土壤电动修复影响因素分析第55-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新工艺探索第58-64页
    5.1 土壤淋洗参数研究第58-61页
        5.1.1 土壤淋洗实验设计第58-59页
        5.1.2 停留时间对淋洗效果的影响第59页
        5.1.3 淋洗液用量对淋洗效果的影响第59-60页
        5.1.4 多次淋洗效果差异第60-61页
    5.2 土壤一次淋洗预处理后电动修复效果第61-62页
    5.3 电动修复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第62-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和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件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僵尸企业破产清算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家庭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对“80后”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