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填充墙对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 | 第10-11页 |
1.3 填充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1 填充墙沿竖向不规则布置对框架结构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2 填充墙沿水平方向不规则布置对框架结构的影响 | 第12页 |
1.4 填充墙对结构耗能能力的影响 | 第12页 |
1.5 填充墙对结构的约束作用 | 第12-13页 |
1.5.1 填充墙对结构约束形成的短柱破坏 | 第12-13页 |
1.5.2 填充墙对结构约束形成的短梁破坏 | 第13页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7 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2章 铰接钢框架约束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 第23-47页 |
2.1 试验概况 | 第23-30页 |
2.1.1 铰接钢框架加载装置简介 | 第23-25页 |
2.1.2 试件设计 | 第25-26页 |
2.1.3 材料性质 | 第26-29页 |
2.1.4 试件制作 | 第29-30页 |
2.2 试验加载和量测方案 | 第30-33页 |
2.2.1 加载装置 | 第30-32页 |
2.2.2 加载制度 | 第32页 |
2.2.3 量测方案 | 第32-33页 |
2.3 试验加载过程及试件破坏形态分析 | 第33-37页 |
2.4 拉结筋应变测量与分析 | 第37-38页 |
2.5 试件抗震性能分析 | 第38-41页 |
2.5.1 荷载-位移曲线 | 第38-39页 |
2.5.2 骨架曲线 | 第39-40页 |
2.5.3 耗能能力 | 第40-41页 |
2.6 试件IW-1.3 破坏机理分析 | 第41-44页 |
2.6.1 材性试验现象观察 | 第42-43页 |
2.6.2 破坏机理分析 | 第43-4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2.7.1 铰接钢框架约束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 第44页 |
2.7.2 分析试件破坏形态的形成原因 | 第44页 |
2.7.3 拟开展有限元分析 | 第44-47页 |
第3章 基于Abaqus的填充墙框架建模方法及验证 | 第47-63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建模 | 第47-53页 |
3.2.1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建模 | 第47-51页 |
3.2.2 填充墙的建模 | 第51-53页 |
3.3 砌块间相互作用与框架-填充墙相互作用 | 第53-57页 |
3.4 对分离式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第57-61页 |
3.4.1 试验模型简介 | 第57-59页 |
3.4.2 有限元建模及验证 | 第59-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不同灰缝强度填充墙框架破坏机制研究 | 第63-75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灰缝强度与参数选择 | 第63-65页 |
4.2.1 强灰缝模型的有限元模拟及验证 | 第63-64页 |
4.2.2 弱灰缝模型的有限元模拟 | 第64-65页 |
4.3 试件IW-1.3 的有限元模拟验证 | 第65-67页 |
4.4 单层两跨填充墙框架在不同布置形式及灰缝强度下的破坏机制 | 第67-74页 |
4.4.1 不同布置形式填充墙框架的破坏机制分析 | 第68-70页 |
4.4.2 不同灰缝强度对填充墙框架破坏机制的影响 | 第70-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开洞填充墙框架的破坏机制研究 | 第75-87页 |
5.1 引言 | 第75页 |
5.2 不同开洞模式下填充墙框架的破坏机制分析 | 第75-84页 |
5.2.1 开门洞填充墙框架的破坏机制分析 | 第78-81页 |
5.2.2 开窗洞填充墙框架的破坏机制分析 | 第81-8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4-8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6.1.1 铰接钢框架约束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 第87页 |
6.1.2 建立填充墙框架建模方法及有限元分析 | 第87-88页 |
6.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