χcJ →π+π-/k+k-的衰变与赝标介子波函数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4页 |
1.1 粒子物理简要回顾 | 第7-8页 |
1.2 粲夸克偶数的发现与研究 | 第8-9页 |
1.3 χ_(cJ)→PP衰变的实验现状 | 第9-10页 |
1.4 微扰QCD | 第10-11页 |
1.5 研究高阶修正的意义 | 第11-12页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强子的光锥分布振幅 | 第14-19页 |
2.1 QCD在光锥规范下的正则量子化 | 第14-16页 |
2.2 光锥分布振幅的FOCK态表示 | 第16页 |
2.3 赝标介子的光锥分布振幅 | 第16-19页 |
第三章 计算方法与过程简介 | 第19-33页 |
3.1 硬散射振幅的计算 | 第19-26页 |
3.2 k_1重求和与阈值重求和 | 第26-28页 |
3.3 轻赝标介子的波函数 | 第28-33页 |
3.3.1 BHL模型下光锥波函数的改进模型 | 第28-31页 |
3.3.2 BHL模型下强子波函数参数的确定方法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数值分析及结论 | 第33-43页 |
4.1 参数的选取 | 第33-37页 |
4.1.1 非微扰输入参数的选取 | 第33页 |
4.1.2 波函数或分布振幅的参数 | 第33-37页 |
4.2 衰变宽度 | 第37-39页 |
4.3 twist-3分布振幅的贡献 | 第39-43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43-44页 |
附录A 常用符号和约定 | 第44-45页 |
附录B 一些推导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工作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