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8-11页 |
| 前言 | 第11-1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3-23页 |
| 1.研究材料 | 第13-16页 |
| 1.1 一般资料 | 第13-14页 |
| 1.2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 1.3 纳入标准 | 第15页 |
| 1.4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 1.5 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与处理 | 第15-16页 |
| 1.6 研究病例的中止 | 第16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2.1 样本含量估算 | 第16页 |
| 2.2 随机分组 | 第16页 |
| 2.3 盲法 | 第16页 |
| 2.4 对照 | 第16-17页 |
| 2.5 随访 | 第17页 |
| 2.6 统计方法 | 第17页 |
| 2.7 课题质量控制 | 第17页 |
| 3. 治疗方案 | 第17-21页 |
| 3.1 试验组 | 第17-20页 |
| 3.2 对照组 | 第20页 |
| 3.3 参与课题人员 | 第20-21页 |
| 4. 观察指标 | 第21-23页 |
| 4.1 基本信息 | 第21页 |
| 4.2 基础指标 | 第21页 |
| 4.3 诊断学指标 | 第21页 |
| 4.4 疗效评价指标 | 第21-22页 |
| 4.5 安全性评价 | 第22页 |
| 4.6 异常情况处理 | 第22-23页 |
| 结果 | 第23-30页 |
| 1.基线情况分析 | 第23-25页 |
| 2.治疗结果 | 第25-29页 |
| 2.1 主要指标 | 第25-27页 |
| 2.2 次要指标 | 第27-29页 |
| 3. 安全性评价 | 第29-30页 |
| 讨论 | 第30-41页 |
| 1.研究背景 | 第30-31页 |
| 2.现存治疗肩周炎的主要方法 | 第31-33页 |
| 3.回医理筋疗法治疗肩周炎在广大的农村基层和山区及回族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 | 第33页 |
| 4.回医理筋疗法治疗肩周炎在治疗方面的优势与特点 | 第33-36页 |
| 5.疗效分析 | 第36-39页 |
| 6.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第39-41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综述 | 第46-53页 |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件 | 第53-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