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1.1 油菜草害的发生及防治概况 | 第11-13页 |
1.1.1 化学防除 | 第11-12页 |
1.1.2 农业防除 | 第12-13页 |
1.1.3 选育抗除草剂新品种 | 第13页 |
1.2 除草剂研究和使用现状 | 第13-16页 |
1.2.1 灭生性除草剂的研究及使用 | 第14-15页 |
1.2.2 选择性除草剂的研究及使用 | 第15-16页 |
1.3 抗除草剂油菜研究 | 第16-19页 |
1.3.1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研究 | 第17-18页 |
1.3.2 非转基因油菜研究 | 第18-19页 |
1.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19-23页 |
1.4.1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各类标记的特点 | 第19-22页 |
1.4.2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22-23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新品系的研究 | 第24-31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2.2.1 材料 | 第24-25页 |
2.2.2 转育方法 | 第25页 |
2.2.3 抗性基因的检测 | 第25-26页 |
2.2.4 喷药筛选抗性植株 | 第26页 |
2.2.5 SSR分子标记 | 第26页 |
2.2.6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2.3.1 PCR检测转gox基因植株 | 第26页 |
2.3.2 喷药筛选抗性材料 | 第26-27页 |
2.3.3 SSR标记对回交后代进行背景选择 | 第27-30页 |
2.4 讨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抗草铵膦油菜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研究 | 第31-40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3.2.1 材料 | 第31页 |
3.2.2 转育方法 | 第31-33页 |
3.2.3 抗性基因的检测 | 第33-34页 |
3.2.4 喷药筛选抗性植株 | 第34页 |
3.2.5 SSR分子标记 | 第34页 |
3.2.6 数据分析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3.3.1 PCR检测转bar、barnase、barstar基因植株 | 第35页 |
3.3.2 喷药筛选抗性材料 | 第35页 |
3.3.3 SSR标记对回交后代进行背景选择 | 第35-39页 |
3.4 讨论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