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干旱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机制 | 第12-13页 |
1.2.2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3 氮磷元素、碳循环与化学计量学 | 第14-15页 |
1.2.4 影响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因素 | 第15-17页 |
1.2.5 刺槐耐旱机理 | 第17-18页 |
1.2.6 干旱胁迫与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第18-19页 |
1.3 目前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4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2.2.1 试验地概况及材料准备 | 第21页 |
2.2.2 盆栽布设及控水 | 第21页 |
2.2.3 刺槐光和指标的测定 | 第21-22页 |
2.2.4 刺槐叶、茎、根C,N,P含量测定 | 第22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2.4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第三章干旱胁迫下刺槐的生长特征 | 第24-26页 |
3.1 干旱胁迫对刺槐幼苗地径和苗高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 干旱胁迫对刺槐生物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第四章干旱胁迫下刺槐光和特征 | 第26-28页 |
4.1 干旱胁迫对刺槐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4.2 干旱胁迫对刺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五章 干旱胁迫下刺槐叶、干、根碳氮磷含量特征 | 第28-36页 |
5.1 干旱胁迫对叶片C、N、P含量的影响 | 第28-30页 |
5.2 干旱胁迫对干C、N、P含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5.3 干旱胁迫对根C、N、P含量的影响 | 第32-35页 |
5.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六章 干旱胁迫下刺槐叶、茎和根碳氮磷化学计量比特征 | 第36-44页 |
6.1 对叶片C:N、C:P、N:P的影响 | 第36-38页 |
6.2 干旱胁迫对干C:N、C:P、N:P的影响 | 第38-41页 |
6.3 干旱胁迫对根C:N、C:P、N:P的影响 | 第41-43页 |
6.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七章 干旱胁迫下叶片C、N、P含量与光和作用的关系 | 第44-46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讨论及创新 | 第46-49页 |
8.1 结论 | 第46-47页 |
8.2 讨论 | 第47-48页 |
8.2.1 干旱胁迫下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 | 第47页 |
8.2.2 干旱胁迫下刺槐生长的限制性元素 | 第47-48页 |
8.2.3 干旱胁迫下叶片光合速率与C、N、P的关系 | 第48页 |
8.3 主要创新点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