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第6-7页 |
Summarize | 第7-8页 |
毕业作品 | 第9-32页 |
一、毕业创作构思阐述 | 第32-34页 |
㈠ 主题内容 | 第32-33页 |
㈡ 表现形式 | 第33-34页 |
二、同类创作的最新状态和发展综述 | 第34-39页 |
㈠ 创作类型 | 第34页 |
㈡ 同类作品综述(发展梳理与典型作品举例) | 第34-36页 |
㈢ 同类作品创作特点 | 第36-39页 |
三、创作难点分析 | 第39-41页 |
1.采访源不足 | 第39页 |
2.话题沉重,不易传播 | 第39页 |
3.无法将非虚构写作作品采访的十分深入 | 第39页 |
4.专业性不强 | 第39页 |
5.微信排版 | 第39-40页 |
6.推送时间无法保证 | 第40-41页 |
四、团队分工情况 | 第41-42页 |
五、创作日程与效果分析 | 第42-47页 |
㈠ 创作日程 | 第42-43页 |
㈡ 作品效果分析(与前期策划比照) | 第43-47页 |
六、延伸思考 | 第47-71页 |
引言 | 第49-53页 |
第一部分 长尾理论下的互联网小众传播 ——《Livefast 访健》选题缘由 | 第53-57页 |
第二部分 瞄准市场、找到产品、抓住受众 ——《Livefast 访健》的创作思路 | 第57-61页 |
第三部分 吸引新闻长尾中的利基受众 ——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总结与思考 | 第61-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微信公众号文章) | 第73-141页 |
一、就算失去左乳,也别把自卑当标签(2017.3.12) | 第73-77页 |
二、我被医生过度治疗了,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2017.2.25) | 第77-81页 |
三、“我一直都很好”(2016.11.9) | 第81-84页 |
四、“我想陪女儿长大”(2016.9.27) | 第84-87页 |
五、老公陪伴的力量(2016.9.18) | 第87-95页 |
六、一场噩梦,终会醒来(2016.8.18) | 第95-103页 |
七、体会过绝望才有新希望(2016.8.11) | 第103-113页 |
八、26 岁得乳腺癌后学到的7件事(2016.12.12) | 第113-119页 |
九、乳腺癌患者为慈善每天戴不同创意帽子(2016.11.24) | 第119-122页 |
十、关于乳腺癌的17件事(2016.10.4) | 第122-131页 |
十一、癌症改变我对自己的想法(2016.8.7) | 第131-138页 |
十二、是伤疤告诉我我还活着(2016.7.22) | 第138-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