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类抗生素拉沙里菌素菌种选育及发酵工艺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背景 | 第10页 |
1.2 聚醚类抗生素的作用 | 第10-11页 |
1.3 拉沙里菌素的理化性质 | 第11-13页 |
1.4 拉沙里菌素的作用 | 第13页 |
1.5 拉沙里菌素的生物合成 | 第13-14页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分析方法的验证 | 第16-22页 |
2.1 仪器与材料 | 第16-17页 |
2.1.1 仪器 | 第16-17页 |
2.1.2 试剂 | 第17页 |
2.2 方法与结果 | 第17-18页 |
2.2.1 色谱条件 | 第17页 |
2.2.2 溶液配制 | 第17页 |
2.2.3 系统适应性实验 | 第17页 |
2.2.4 线性关系的考察 | 第17页 |
2.2.5 检测限与定量限 | 第17-18页 |
2.2.6 精密度 | 第18页 |
2.2.7 稳定性 | 第18页 |
2.2.8 重复性 | 第18页 |
2.2.9 加样回收率 | 第18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8-20页 |
2.3.1 系统适应性 | 第18-19页 |
2.3.2 线性关系的考察 | 第19页 |
2.3.3 检测限与定量限 | 第19页 |
2.3.4 精密度 | 第19页 |
2.3.5 稳定性 | 第19-20页 |
2.3.6 重复性 | 第20页 |
2.3.7 加样回收率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3 菌种的选育 | 第22-37页 |
3.1 仪器与材料 | 第22-23页 |
3.1.1 材料 | 第22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3.1.3 培养基 | 第2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3.2.1 自然分离 | 第23页 |
3.2.2 微波诱变 | 第23-24页 |
3.2.3 紫外诱变 | 第24-25页 |
3.2.4 链霉素抗性筛选 | 第25页 |
3.2.5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 第25-26页 |
3.2.6 诱变高产菌株稳定性考察 | 第26页 |
3.2.7 分析方法 | 第26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26-36页 |
3.3.1 自然选育 | 第26-27页 |
3.3.2 微波诱变 | 第27-29页 |
3.3.3 紫外诱变 | 第29-31页 |
3.3.4 链霉素抗性筛选 | 第31-33页 |
3.3.5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 第33-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发酵工艺的研究 | 第37-65页 |
4.1 仪器与材料 | 第37-38页 |
4.1.1 仪器 | 第37页 |
4.1.2 材料 | 第37-38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4.2.1 培养条件 | 第38页 |
4.2.2 分析方法 | 第38页 |
4.3 发酵培养基优化 | 第38-41页 |
4.3.1 单因素实验 | 第38-39页 |
4.3.2 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 第39-40页 |
4.3.3 响应面 | 第40-41页 |
4.3.4 发酵罐的放大发酵 | 第41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41-63页 |
4.4.1 单因素实验 | 第41-46页 |
4.4.2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46-51页 |
4.4.3 响应面优化 | 第51-57页 |
4.4.4 发酵罐发酵 | 第57-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创新点 | 第66页 |
5.3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综述 常见聚醚类抗生素的应用研究 | 第73-81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