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13页 |
1 高脂血症的中医研究 | 第10-11页 |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第10页 |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治疗 | 第10-11页 |
·分型治疗 | 第10页 |
·单药治疗 | 第10页 |
·复方治疗 | 第10-11页 |
2 高脂血症的西医研究 | 第11-13页 |
·西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第11-12页 |
·西医对高脂血症的治疗 | 第12-13页 |
第二部分 淫羊藿复方汤剂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 第13-16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3-14页 |
·病例来源 | 第13页 |
·检测方法 | 第13页 |
·诊断标准 | 第13页 |
·纳入病例标准 | 第13页 |
·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剔除病例和脱落病例 | 第14页 |
3 治疗方法 | 第14页 |
4 观察方法 | 第14页 |
·观察项目 | 第14页 |
·观察时间 | 第14页 |
5 疗效评价 | 第14页 |
6 数据统计分析与处理 | 第14-15页 |
7 结果 | 第15页 |
·安慰剂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改变 | 第15页 |
·淫羊藿复方汤剂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改变 | 第15页 |
8 不良反应 | 第15-16页 |
第三部分 淫羊藿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及PPARг水平的影响 | 第16-2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实验对象 | 第16页 |
·实验药品 | 第16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6页 |
·试剂盒 | 第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6-17页 |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7-19页 |
·SOD测定 | 第17-18页 |
·MDA测定 | 第18-19页 |
·PPARг 测定 | 第19页 |
·主动脉病理检测 | 第19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9页 |
2 结果 | 第19-24页 |
·干预前第12周各组血脂水平 | 第19-20页 |
·淫羊藿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 第20页 |
·淫羊藿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SOD、MDA和PPARг的影响 | 第20-24页 |
讨论 | 第24-37页 |
附录1·综述 | 第37-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2·英文缩略词表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