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晶体学论文

层状热电氧化物晶体的生长与输运性质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50页
    1.1 引言第16页
    1.2 热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第16-23页
        1.2.1 热电效应第16-19页
        1.2.2 热电发电和热电制冷的基本原理第19-21页
        1.2.3 热电器件的应用第21-23页
    1.3 热电性能的基本参数及提高热电性能的方法第23-27页
        1.3.1 热电性能的基本参数第23-26页
        1.3.2 提高热电性能的方法第26-27页
    1.4 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7-37页
        1.4.1 Na-Co-O体系的研究进展第29-30页
        1.4.2 Ca-Co-O体系的研究进展第30-31页
        1.4.3 Bi-AE-Co-O(AE=Ca,Sr,Ba)体系的研究进展第31-33页
        1.4.4 BiCuSeO体系热电性能的研究进展第33-36页
        1.4.5 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发展趋势第36-37页
    1.5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37-40页
        1.5.1 选题意义和目的第37-38页
        1.5.2 研究内容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50页
第二章 晶体生长与表征方法第50-64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50-51页
        2.1.1 主要化学试剂第50-51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验设备第51页
    2.2 单晶样品的制备方法第51-58页
        2.2.1 光学浮区法第51-56页
        2.2.2 助熔剂法第56-58页
    2.3 材料的表征方法第58-60页
        2.3.1 表面形貌表征第58-59页
        2.3.2 晶体结构分析第59-60页
        2.3.3 价态分析第60页
        2.3.4 弹性模量测试第60页
    2.4 输运性能测试第60-62页
        2.4.1 低温电输运测试第60-61页
        2.4.2 Seebeck系数与电导率测试第61-62页
        2.4.3 热导率测试第62页
    2.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4页
第三章 Bi_2AE_2Co_2O_y(AE=Ca,Sr,Ba)单晶的生长、微结构与输运性质研究第64-84页
    3.1 引言第64-66页
    3.2 单晶生长与表征方法第66页
        3.2.1 单晶生长第66页
        3.2.2 单晶表征方法第66页
    3.3 Bi_2AE_2Co_2O_y(AE=Ca,Sr,Ba)的微结构分析第66-69页
        3.3.1 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分析第66-68页
        3.3.2 晶体微结构结果分析第68-69页
    3.4 Bi_2AE_2Co_2O_y(AE=Ca,Sr,Ba)的热电性能第69-78页
        3.4.1 Bi_2AE_2Co_2O_y(AE=Ca,Sr,Ba)的电输运性质第69-70页
        3.4.2 Bi_2AE_2Co_2O_y(AE=Ca,Sr,Ba)的Seebeck系数第70-72页
        3.4.3 Bi_2AE_2Co_2O_y(AE=Ca,Sr,Ba)的热输运性质第72-77页
        3.4.4 Bi_2AE_2Co_2O_y(AE=Ca,Sr,Ba)的无量纲热电优值第77-78页
    3.5 Bi_2AE_2Co_2O_y(AE=Ca,Sr,Ba)的热稳定性第78-79页
    3.6 本章小结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第四章 Bi_2AE_2Co_2O_(8+δ)(AE=Ca,Sr,Ba)及掺杂晶体的生长、微结构与输运性质研究第84-114页
    4.1 引言第84-85页
    4.2 单晶制备与表征方法第85-86页
        4.2.1 单晶制备第85-86页
        4.2.2 表征方法第86页
    4.3 Bi_2AE_2Co_2O_(8+δ)(AE=Ca,Sr,Ba)的实验数据分析第86-97页
        4.3.1 Bi_2AE_2Co_2O_(8+δ)(AE=Ca,Sr,Ba)的微结构分析第86-88页
        4.3.2 Bi_2AE_2Co_2O_(8+δ)(AE=Ca,Sr,Ba)的电输运数据分析第88-92页
        4.3.3 Bi_2AE_2Co_2O_(8+δ)(AE=Ca,Sr,Ba)单晶的等温磁阻数据分析第92-97页
        4.3.4 本部分小结第97页
    4.4 Bi_2Sr_(2-x)Ba_xCo_2O_(8+δ)(x=0,0.5,1.0,1.5)的实验数据分析第97-107页
        4.4.1 Bi_2Sr_(2-x)Ba_xCo_2O_(8+δ)(x=0,0.5,1.0,1.5)单晶的微结构分析第97-98页
        4.4.2 Bi_2Sr_(2-x)Ba_xCo_2O_(8+δ)(x=0,0.5,1.0,1.5)单晶的电输运数据分析第98-102页
        4.4.3 Bi_2Sr_(2-x)Ba_xCo_2O_(8+δ)(x=0,0.5,1.0,1.5)单晶的等温磁阻数据分析第102-106页
        4.4.4 本部分小结第106-107页
    4.5 Bi_2AE_2Co_2O_(8+δ)(AE=Ca,Sr,Ba)及掺杂晶体的电输运机制第107-108页
    4.6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4页
第五章 BiCuSeO晶体的生长、微结构与输运性质研究第114-134页
    5.1 引言第114-115页
    5.2 晶体生长与表征方法第115-117页
        5.2.1 晶体生长第115-117页
        5.2.2 表征方法第117页
    5.3 BiCuSeO的微结构与生长机理研究第117-123页
        5.3.1 BiCuSeO的微结构分析第117-120页
        5.3.2 BiCuSeO晶体的生长机理研究第120-123页
    5.4 BiCuSeO的输运性质研究第123-128页
        5.4.1 BiCuSeO的低温电输运性质第123-127页
        5.4.2 BiCuSeO陶瓷的热电性能第127-128页
    5.5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4-137页
    6.1 工作总结第134-135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35页
    6.3 展望第135-13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abVIEW的无线扫频信号Si-B-C-N温度传感器信号检测系统设计
下一篇: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