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体系的宏观研究 | 第12页 |
二、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创新成果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从文本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及其中国化 | 第13页 |
第三节 写作思路和论文创新 | 第13-16页 |
一、写作思路 | 第13-14页 |
二、本文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建理论 | 第16-22页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党建理论的基本要点 | 第16-19页 |
一、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前提 | 第16-17页 |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 第17-18页 |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标与最终目标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列宁党建理论的发展 | 第19-22页 |
一、不仅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且要将党建设成为秘密的革命家组织 | 第19-20页 |
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保障党的先进性 | 第20页 |
三、无产阶级政党要有正确的纲领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共产党人》概况 | 第22-31页 |
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创办背景 | 第22-24页 |
一、国内背景 | 第22-23页 |
二、国际背景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共产党人》的基本情况 | 第24-31页 |
一、《共产党人》的刊载内容 | 第25-26页 |
二、《共产党人》的撰稿群体 | 第26-27页 |
三、《共产党人》的特征 | 第27-29页 |
四、《共产党人》的终刊原因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共产党人》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中国化 | 第31-53页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理论发展 | 第31-35页 |
一、毛泽东对建党学说的发展 | 第31-33页 |
二、张闻天、李维汉等其他政治领袖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发展 | 第33-34页 |
三、党的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学理发展 | 第34-35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实践发展 | 第35-46页 |
一、关于党内自身建设的实践 | 第35-42页 |
二、关于党外具体实际工作 | 第42-46页 |
第三节 中共党建经验的理论飞跃 | 第46-53页 |
一、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升华 | 第46-49页 |
二、模范典型的介绍 | 第49-50页 |
三、有关党的建设的纠正工作 | 第50-53页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逻辑 | 第53-61页 |
第一节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普及 | 第53-55页 |
一、提高民众认知能力,增加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理解者 | 第54页 |
二、平衡教育与劳动,创设理解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路径 | 第54-55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实践推进 | 第55-58页 |
一、建设一个群众性的布尔塞维克政党 | 第55-56页 |
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形象改造 | 第56-58页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建设经验的总结 | 第58-61页 |
一、中共对党的建设各方面经验总结的重视 | 第59页 |
二、中共动员全党积极参与经验总结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