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基于WiFi指纹与惯性导航的巡库员室内定位及跟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室内定位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预期目标与课题创新点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14-17页
        1.4.1 课题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论文组织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论文相关技术研究第17-27页
    2.1 WiFi指纹定位技术与惯性导航技术第17-18页
        2.1.1 WiFi指纹定位技术简介第17页
        2.1.2 惯性导航技术简介第17-18页
    2.2 STM32微控制器第18-20页
        2.2.1 ARM嵌入式系统概述第18页
        2.2.2 STM32F103微控制器简介第18-20页
    2.3 网络模块第20-22页
        2.3.1 ESP8266模块介绍第20页
        2.3.2 ESP8266模块工作模式第20-22页
    2.4 地磁传感技术第22-23页
    2.5 霍尔传感技术第23页
    2.6 RFID射频识别技术第23页
    2.7 C第23-26页
        2.7.1 网络通信概述第24页
        2.7.2 TCP/IP网络架构概述第24-25页
        2.7.3 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通信第25-26页
    2.8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WiFi指纹定位算法的研究与改进第27-37页
    3.1 离线训练阶段第27-32页
        3.1.1 采用均值平滑法平滑RSSI值第27-29页
        3.1.2 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WiFi指纹进行分类第29-32页
    3.2 在线定位阶段第32-35页
        3.2.1 基于K-means聚类的K近邻算法第32-34页
        3.2.2 改进后的WiFi指纹算法与惯性导航的融合第34-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系统设计方案第37-44页
    4.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第37-39页
        4.1.1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第37-38页
        4.1.2 系统各模块功能及工作过程第38-39页
    4.2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第39-40页
    4.3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第40-41页
        4.3.1 系统的软件架构第40页
        4.3.2 系统的软件结构流程图第40-41页
    4.4 系统的网络通信实现方案第41-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第44-64页
    5.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第44-45页
        5.1.1 Keilu Vision5开发环境搭建第44页
        5.1.2 Visual Studio 2010 开发环境搭建第44-45页
    5.2 服务器端各模块的软件开发第45-55页
        5.2.1 服务器端总体软件设计第45-46页
        5.2.2 STM32F103初始化第46-47页
        5.2.3 网络模块功能的实现第47-49页
        5.2.4 地磁传感模块功能的实现第49-52页
        5.2.5 霍尔传感模块功能的实现第52-53页
        5.2.6 RFID模块功能的实现第53-55页
    5.3 客户机端软件功能的实现第55-63页
        5.3.1 客户机端登陆界面的设计与实现第55-57页
        5.3.2 客户机端定位主界面的设计与实现第57-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结果第64-74页
    6.1 系统各模块调试及结果第64-69页
        6.1.1 服务器端各模块工作结果第64-66页
        6.1.2 客户机端定位功能的实现第66-69页
    6.2 系统实验及数据分析第69-72页
        6.2.1 实验条件第69页
        6.2.2 小车行驶实验及数据分析第69-71页
        6.2.3 WiFi指纹定位可行性实验及数据分析第71-72页
    6.3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7.1 工作总结第74-75页
    7.2 工作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参与的项目第83-85页
附录第85-110页
    附录 1:服务器端各模块主要源代码第85-95页
    附录 2:客户机端主界面主要源代码第95-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汶上县为例
下一篇:生态城镇的建设问题研究--以章丘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