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主梁空间受力分析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概况 | 第9-15页 |
1.1.1 国外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 | 第9-12页 |
1.1.2 国内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 | 第12-15页 |
1.2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主梁的特点 | 第15-16页 |
1.3 混凝土主梁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论文研究背景与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4.1 工程背景 | 第18-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施工过程主梁的纵向受力分析 | 第21-37页 |
2.1 概述 | 第21页 |
2.2 空间有限元梁格模型建模 | 第21-24页 |
2.2.1 剪力柔性梁格法原理 | 第21-22页 |
2.2.2 空间梁格有限元模型 | 第22-24页 |
2.3 主梁应变计的布设 | 第24-25页 |
2.4 预应力张拉工况 | 第25-27页 |
2.4.1 纵向应力变化规律 | 第25-26页 |
2.4.2 应力沿横截面的分布规律 | 第26-27页 |
2.5 体系转换工况 | 第27-35页 |
2.5.1 纵向应力变化规律 | 第27-31页 |
2.5.2 应力沿横截面的分布规律 | 第31-35页 |
2.6 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成桥状态主梁纵向受力分析 | 第37-53页 |
3.1 概述 | 第37页 |
3.2 收缩徐变理论及有限元建模 | 第37-39页 |
3.2.1 收缩徐变理论 | 第37-38页 |
3.2.2 有限元建模 | 第38-39页 |
3.3 收缩徐变效应对全桥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39-43页 |
3.3.1 结构的内力变化 | 第39-42页 |
3.3.2 结构的线形变化 | 第42-43页 |
3.4 主梁受力变化的机理分析 | 第43-47页 |
3.5 主梁合理成桥状态 | 第47-51页 |
3.5.1 主梁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 | 第48-50页 |
3.5.2 主梁合理成桥状态的控制方法 | 第50-51页 |
3.6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主梁横向受力分析 | 第53-73页 |
4.1 概述 | 第53页 |
4.2 实体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3-57页 |
4.2.1 MIDAS FEA软件介绍 | 第53页 |
4.2.2 有限元建模过程 | 第53-57页 |
4.3 预应力张拉工况计算结果 | 第57-61页 |
4.3.1 横向应力沿横截面的分布 | 第57-60页 |
4.3.2 横向应力沿主梁纵向的分布 | 第60-61页 |
4.4 成桥状态计算结果 | 第61-67页 |
4.4.1 横向应力沿横截面的分布 | 第62-66页 |
4.4.2 横向应力沿主梁纵向的分布 | 第66-67页 |
4.5 车辆荷载加载工况 | 第67-72页 |
4.6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5.1 结论 | 第73-74页 |
5.2 展望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