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中的文化生产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9页 |
| ·研究缘起、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 ·研究缘起 | 第7-8页 |
| ·概念界定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 ·关于网络与大众文化生产的研究 | 第9-11页 |
| ·文化生产行为的研究 | 第11-14页 |
| ·关于虚拟社区 | 第14-15页 |
| ·本文研究创新 | 第15页 |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研究对象:天涯社区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论文架构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文化生产行为分析 | 第19-26页 |
| ·阐释 | 第19-21页 |
| ·拼贴重组 | 第21-22页 |
| ·填补文本空隙,补充文本线索 | 第22-23页 |
| ·文本创作 | 第23-24页 |
| ·信息共享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文化生产特点 | 第26-31页 |
| ·非原创性 | 第26-27页 |
| ·手法的非专业性和综合性 | 第27页 |
| ·生产者与接受者的界限模糊 | 第27-28页 |
| ·消解与颠覆性 | 第28-29页 |
| ·循环性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网络空间的观展/表演 | 第31-42页 |
| ·网络空间的文化生产行为是否是一种表演? | 第32-36页 |
| ·创作是一种表演 | 第33-35页 |
| ·参与制作也是一种表演 | 第35页 |
| ·表演与观看的循环 | 第35-36页 |
| ·大众如何进行主体性寻找 | 第36-42页 |
| ·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特风格构建 | 第37-39页 |
| ·顾影自怜:融入影像世界寻找共鸣 | 第39-42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42-44页 |
|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 ·本文研究不足及以后研究建议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