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2.1 全球离散格网 | 第17-19页 |
1.2.2 全球大气模式计算格网 | 第19-21页 |
1.2.3 全球海洋模式计算格网 | 第21-22页 |
1.2.4 全球大洋潮汐模型 | 第22-23页 |
1.2.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6-28页 |
第2章 研究基础 | 第28-40页 |
2.1 天文潮研究 | 第28-29页 |
2.2 全球大洋潮波的外强迫力 | 第29-36页 |
2.2.1 潮波动力过程的近似 | 第29-34页 |
2.2.2 日月引潮势的表达式 | 第34-36页 |
2.3 海水自吸引与负荷潮效应的标量近似 | 第36页 |
2.4 格网生成方法基础 | 第36-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基于立方体的球面四边形格网生成方法 | 第40-59页 |
3.1 立方体球心投影方法 | 第40-41页 |
3.2 椭圆型微分方程组 | 第41-50页 |
3.2.1 Laplace-Beltrami微分方程组 | 第42-49页 |
3.2.2 Neumann正交边界条件 | 第49页 |
3.2.3 格网质量评价指标 | 第49-50页 |
3.3 改进的椭圆型微分方程方法 | 第50-55页 |
3.3.1 地图投影变换 | 第51-52页 |
3.3.2 二维平面上的椭圆型微分方程 | 第52-53页 |
3.3.3 Neumann正交边界条件 | 第53页 |
3.3.4 格网质量评价指标 | 第53-54页 |
3.3.5 计算结果 | 第54-55页 |
3.4 结果比较与分析评价 | 第55-57页 |
3.5 格网伸缩技术 | 第57-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水平微分算子的数值求解 | 第59-112页 |
4.1 潮波动力方程组 | 第59-63页 |
4.2 格网结构布局与公共内边界处理方法 | 第63-66页 |
4.3 高纬度区域处理方案 | 第66-69页 |
4.3.1 球极投影坐标变换 | 第67页 |
4.3.2 旋转经纬坐标变换 | 第67-69页 |
4.4 微分算子的离散方法 | 第69-73页 |
4.4.1 格网度量项的计算 | 第70-71页 |
4.4.2 散度算子的近似方法 | 第71-72页 |
4.4.3 梯度算子的近似方法 | 第72-73页 |
4.4.4 耗散算子的近似方法 | 第73页 |
4.5 微分算子的离散结果与比较 | 第73-109页 |
4.5.1 散度算子近似结果比较 | 第74-90页 |
4.5.2 梯度算子近似结果比较 | 第90-100页 |
4.5.3 耗散算子近似结果比较 | 第100-109页 |
4.6 格网改进方法 | 第109-11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5章 球面二维潮波动力方程组的数值求解 | 第112-124页 |
5.1 资料的预处理 | 第112-113页 |
5.2 有限体积方法求解动力方程组 | 第113-119页 |
5.2.1 动量方程组的离散 | 第113-117页 |
5.2.2 连续方程的离散 | 第117-118页 |
5.2.3 海陆边界处理方法 | 第118-119页 |
5.3 时间离散方法 | 第119-120页 |
5.4 干湿边界判别方法 | 第120-121页 |
5.5 模型启动与控制参数 | 第121-12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6章 模型结果分析与评价 | 第124-147页 |
6.1 模型验证 | 第124-134页 |
6.1.1 潮位验证 | 第124-129页 |
6.1.2 潮流场 | 第129-134页 |
6.2 全球大洋的潮汐同潮图 | 第134-142页 |
6.3 比较与评价 | 第142-14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46-14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7-149页 |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147页 |
7.2 特色及创新点 | 第147-148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48-149页 |
附图 | 第149-155页 |
附录A | 第155-161页 |
1.1 Mercator圆柱投影以及逆投影 | 第155页 |
1.2 Lambert正形圆锥投影以及逆投影 | 第155-156页 |
1.3 球极投影以及逆投影 | 第156-158页 |
1.4 球极投影坐标系与球面经纬坐标系中流速矢量变换 | 第158-161页 |
附录B | 第161-167页 |
1.1 正交曲线坐标系中各微分算子的表达式 | 第161-162页 |
1.2 正交曲线坐标系中流速矢量变换 | 第162-163页 |
1.3 三维球极坐标系中单位切向量基 | 第163-164页 |
1.4 经纬坐标系与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中流速矢量变换 | 第164-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78-179页 |
致谢 | 第179-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