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一) 国外关于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相关研究 | 第9页 |
(二) 国内关于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三)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11页 |
(四) 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概念分析和理论阐释 | 第13-20页 |
一、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第13-14页 |
二、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概念 | 第14-17页 |
(一) 细化申报内容 | 第15-16页 |
(二) 明确申报主体 | 第16-17页 |
(三) 严格申报审核 | 第17页 |
三、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 主权在民理论 | 第17-18页 |
(二) 权力公开理论 | 第18-19页 |
(三) 权力制衡理论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0-26页 |
一、新形势下在国内推行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意义 | 第20-22页 |
(一) 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需要 | 第20页 |
(二) 深化反腐倡廉的必然趋势 | 第20-21页 |
(三) 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 第21页 |
(四) 有利于强化干部自我约束 | 第21-22页 |
二、在国内推行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22-26页 |
(一) 顶层设计给予高度关注 | 第22-23页 |
(二) 全面从严治党现实所需 | 第23页 |
(三) 人民群众具有强烈意愿 | 第23-24页 |
(四) 技术手段日渐趋于成熟 | 第24-25页 |
(五) 地方实践做出有益探索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我国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实践探索 | 第26-34页 |
一、国内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发展路径 | 第26-27页 |
二、开展干部财产公示工作的具体实践:以江苏省淮安、大丰为例 | 第27-30页 |
(一) 淮安拟提拔干部财产公示制度 | 第27-28页 |
(二) 盐城市大丰区领导干部廉政情况申报制度 | 第28-30页 |
三、开展干部财产申报公示工作的实践成效和影响 | 第30-31页 |
(一) 促进了干部廉洁自律 | 第30-31页 |
(二) 提供了一种反腐渠道 | 第31页 |
(三) 落实了群众监督机制 | 第31页 |
四、开展干部财产公示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一) 思想认识难统一,心理有所抵触 | 第31-32页 |
(二) 基层创新没底气,缺乏顶层设计 | 第32页 |
(三) 制度规定不完善,申报事项不一 | 第32页 |
(四) 公开内容难核实,缺少配套机制 | 第32-33页 |
(五) 公开尺度难把握,观点争议较大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构建与完善我国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34-43页 |
一、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示制度体系 | 第34-36页 |
(一) 明确申报原则和要求 | 第34页 |
(二) 扩大申报主体和内容 | 第34-35页 |
(三) 完善申报时间和方式 | 第35页 |
(四) 明确受理、监督和审查部门 | 第35页 |
(五) 要设定合理的监督和惩罚手段 | 第35-36页 |
二、构建与完善相配套的制度机制 | 第36-40页 |
(一) 加强不动产登记管理 | 第36-37页 |
(二) 进一步完善金融实名制 | 第37-38页 |
(三) 加快现金管理制度改革 | 第38页 |
(四)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 第38-39页 |
(五) 构建科学的财产评估体系 | 第39-40页 |
(六) 建立身份及财产信息查询平台 | 第40页 |
三、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具体实施的策略 | 第40-43页 |
(一) 在申报对象选择上,先易后难,由点带面 | 第40-41页 |
(二) 在申报内容确定上,先粗后细,逐步完善 | 第41页 |
(三) 在申报公开范围上,先内后外,逐步扩大 | 第41-42页 |
(四) 在申报结果运用上,先审后用,赏罚严明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一、推行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 第43页 |
二、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应由各层面共同努力加快推进 | 第43-44页 |
三、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