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破冰”案之法律分析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3页
第一章 朱正茂、中华环保联合会与江阴港集装箱公司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的基本情况与分析焦点第13-18页
 一、案件情况回顾第13-14页
  (一) 案件缘起第13页
  (二) 提起诉讼第13-14页
 二、审理情况梳理第14-16页
  (一) 启动诉讼第14页
  (二) 原告提出采取强制措施的请求及法院处理第14-15页
  (三) 法庭审理与合议庭评议意见第15-16页
  (四) 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第16页
 三、案件焦点预设第16-18页
第二章 本案焦点的法律分析及考察第18-32页
 一、焦点一:本案是否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环境公益诉讼第18-25页
  (一) 环境公益诉讼之界定标准第18-23页
  (二) “破冰”案之定性第23-25页
 二、焦点二:中华环保联合会是否具有原告主体资格第25-28页
  (一) 原告主体资格研究的始点——环境权第25页
  (二) 原告主体资格研究的根据——环境诉权第25-26页
  (三) 环境诉权的障碍第26页
  (四) 中华环保联合会具有本案原告主体资格第26-28页
 三、焦点三:法院是否应当就原告提出采取强制措施的请求作出裁定第28-30页
 四、焦点四:环保审判庭为本案提供程序表达机制第30-32页
第三章 本案引发的思考第32-47页
 一、思考之一:谁是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第32-39页
  (一) 域外相关制度考察第32-34页
  (二) 国内主流学说概述第34-35页
  (三) 个人观点论证第35-39页
 二、思考之二:揭开环保法庭的面纱第39-44页
  (一) 环保法庭的内生性困境第41-42页
  (二) 国外的环保法庭第42-43页
  (三) 环保法庭是应对环境危机的制度创新之作第43-44页
 三、思考结论:环保法庭助力环境公益诉讼第44-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兰州市大气PM10、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研究
下一篇:甘肃省中部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设施水质卫生调查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