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基于iBeacon技术的未来教室感知平台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6页
        1.2.1 未来教室第12-14页
        1.2.2 iBeacon技术及应用第14-16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第16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6-18页
第2章 未来教室感知平台研究第18-32页
    2.1 感知平台需求分析第18-19页
        2.1.1 可行性分析第18页
        2.1.2 功能需求第18-19页
    2.2 感知平台设计思路第19-21页
        2.2.1 设计目标第19-20页
        2.2.2 设计原则第20-21页
        2.2.3 技术路线第21页
    2.3 感知平台基础模型第21-23页
    2.4 感知层Beac Map第23-27页
        2.4.1 基础结构第23-24页
        2.4.2 常用定位技术分析第24页
        2.4.3 iBeacon定位技术第24-25页
        2.4.4 iBeacon定位原理第25-27页
    2.5 应用层Services第27-31页
        2.5.1 智能签到第28-29页
        2.5.2 智能分组第29-30页
        2.5.3 个性推送第30-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未来教室感知平台实现第32-45页
    3.1 平台整体框架第32页
    3.2 感知层Beacon Map实现第32-38页
        3.2.1 Beacon Map信标部署第32-35页
        3.2.2 Beacon Map数据库系统第35-38页
    3.3 应用层Services实现第38-44页
        3.3.1 基础数据服务第38-41页
        3.3.2 集中认证服务第41-42页
        3.3.3 事件记录服务第42页
        3.3.4 平台管理服务第42-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应用案例—智能签到服务第45-67页
    4.1 案例总体设计与实现第45-46页
        4.1.1 案例介绍第45页
        4.1.2 案例整体框架第45-46页
    4.2 Web服务器第46-48页
        4.2.1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第46-47页
        4.2.2 接口设计与实现第47-48页
    4.3 移动客户端第48-57页
        4.3.1 开发环境配置第49-51页
        4.3.2 登录认证模块第51-53页
        4.3.3 签到模块第53-56页
        4.3.4 个人中心模块第56页
        4.3.5 消息模块第56-57页
    4.4 公告板第57-58页
    4.5 系统测试与分析第58-66页
        4.5.1 测试环境第58-59页
        4.5.2 功能测试第59-62页
        4.5.3 性能测试第62-66页
        4.5.4 测试结果分析第66页
    4.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5.1 全文总结第67页
    5.2 工作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魔方机器人手臂设计及运动学分析与动态特性研究
下一篇:等离子喷焊表面质量的金属磁记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