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华北平原水分胁迫对小麦玉米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0页
   ·节水农业发展的现状第11页
   ·作物水分与产量的关系研究第11-12页
   ·作物水分与株高、叶面积的研究第12页
   ·作物冠层温度的研究第12-15页
     ·作物冠层温度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冠层温度与作物水分状况关系研究第13-14页
     ·冠层温度与作物的产量关系的研究进展第14页
     ·冠层温度研究中的不足第14-15页
   ·作物冠气温差的研究第15-16页
     ·冠气温差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冠气温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6页
   ·作物的光合蒸腾及水分的关系研究第16-17页
   ·遥感、红外技术的发展第17-19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0-28页
   ·试验区概况第20页
   ·试验设计第20-22页
   ·试验观测内容与方法第22-25页
   ·作物生育期内各气象要素变化过程第25-28页
第三章 冬小麦水分及与其相关关系因素的研究第28-48页
   ·冬小麦的生长动态分析第28-31页
     ·不同水分处理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株高的变化特征第28页
     ·不同水分处理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LAI 的变化特征第28-29页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29-30页
     ·不同水分状况对小麦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第30-31页
   ·冬小麦生理生态指标第31-35页
     ·光合作用速率Pn 在其整个生育期内的变化过程第31页
     ·蒸腾速率Tr 在其整个生育期内的变化过程第31-32页
     ·小麦气孔导度Gs 的日变化过程第32-34页
     ·土壤水分与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 及气孔导度Gs 之间的关系第34页
     ·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 Pn/Tr第34-35页
   ·冬小麦冠层温度-气温差的分析第35-46页
     ·小麦生育期内的冠层,冠气温差的日变化规律第35-36页
     ·冬小麦冠气温差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6-41页
       ·不同水分处理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变化特征第37页
       ·土壤体积含水率对冬小麦冠气温差影响的相关分析第37-41页
     ·叶面积指数LAI 与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冠气温差的相关关系第41-42页
     ·不同水分处理的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第42-44页
     ·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内冠气温差与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关系第44-45页
     ·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夏玉米水分及与其相关关系因素的研究第48-61页
   ·夏玉米土壤含水率对植株性状及耗水量影响第48-53页
     ·不同处理对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第48页
     ·不同水分对夏玉米的最终产量的影响第48-51页
     ·夏玉米的耗水规律第51-53页
   ·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与作物水分间的关系第53-57页
     ·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规律第53-54页
     ·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规律第54-55页
     ·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规律第55-57页
     ·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 及气孔导度Gs 间的关系第57页
   ·夏玉米冠层温度指标第57-59页
     ·冠层温度、冠气温差的日变化规律第57-59页
     ·水分胁迫指数(CWSI)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第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结论第61-63页
   ·结论第61-62页
   ·不足与展望第62-63页
     ·不足之处第62页
     ·对未来的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简介第68-69页
导师简介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农田生长季CO2、N2O排放通量的影响
下一篇:PKR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农杆菌介导玉米茎尖遗传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