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3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后评价的发展状况和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国外的发展状况和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的发展状况和研究现状 | 第10页 |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项目后评价相关理论和后评价方法综述 | 第13-17页 |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14页 |
·控制论概述 | 第13页 |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概述 | 第13-14页 |
·费用效益分析理论概述 | 第14页 |
·投资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14-17页 |
·单项后评价方法 | 第14-16页 |
·综合后评价方法 | 第16-17页 |
第3章 公共网络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17-29页 |
·公共网络输变电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特点 | 第17-19页 |
·公共网络输变电工程的特点 | 第17-18页 |
·公共网络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的内容 | 第18-19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19-20页 |
·公共网络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20-26页 |
·财务效益后评价指标 | 第20-24页 |
·国民经济效益后评价指标 | 第24-26页 |
·财务增量效益识别及计算 | 第26-27页 |
·财务增量收入识别 | 第26-27页 |
·财务增量费用识别 | 第27页 |
·财务增量效益计算 | 第27页 |
·国民经济增量效益识别及计算 | 第27-29页 |
·国民经济效益识别 | 第27-28页 |
·国民经济增量效益计算 | 第28-29页 |
第4章 公共网络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方法选择及应用 | 第29-40页 |
·公共网络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单项指标后评价方法选择及应用 | 第29页 |
·单项指标后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9页 |
·对比法在单项指标后评价中的应用 | 第29页 |
·公共网络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综合后评价方法选择及应用 | 第29-40页 |
·开展项目综合后评价的必要性和主要步骤 | 第29-30页 |
·综合后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0-31页 |
·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 第31页 |
·综合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1-35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步骤 | 第35-37页 |
·输变电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37-40页 |
第5章 实例研究——以220千伏江南输变电工程为例 | 第40-51页 |
·项目介绍 | 第40-41页 |
·项目概况 | 第40页 |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第40页 |
·工程规模和性质 | 第40页 |
·工程建设情况 | 第40-41页 |
·工程投资情况 | 第41页 |
·江南变及片区其它变电站运营情况 | 第41页 |
·江南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单项后评价 | 第41-44页 |
·财务效益后评价参数计算 | 第41-42页 |
·财务效益计算结果及评价 | 第42-44页 |
·国民经济后评价参数计算 | 第44页 |
·国民经济效益计算结果及评价 | 第44页 |
·江南输变电工程经济效益综合后评价 | 第44-49页 |
·综合后评价结果 | 第44-48页 |
·综合后评价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评价结论及建议 | 第49-50页 |
·江南输变电工程后评价规律总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页 |
·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