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页 |
1.2 腐殖酸的研究状况 | 第14-18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腐殖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5-16页 |
1.2.3 腐殖酸肥料在农业上的作用 | 第16-18页 |
1.2.3.1 改变化肥特性 | 第16-17页 |
1.2.3.2 改良土壤结构 | 第17页 |
1.2.3.3 刺激作物生理代谢 | 第17-18页 |
1.3 腐殖酸的分子量与分级方法 | 第18-20页 |
1.3.1 腐殖酸的分子量 | 第18页 |
1.3.2 腐殖酸的分级方法 | 第18-20页 |
1.3.2.1 基于调节PH值、溶解和沉淀的分级 | 第18-19页 |
1.3.2.2 基于分子尺寸的分级 | 第19页 |
1.3.2.3 基于电荷特性的分级 | 第19页 |
1.3.2.4 基于吸附的分级 | 第19-20页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4页 |
第二章 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土壤酶和营养元素的影响 | 第24-42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实验材料与设计 | 第24-26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2.2 沉降法制备腐殖酸的设计 | 第25-26页 |
2.2.3 实验的设计 | 第26页 |
2.3 实验测定方法 | 第26-28页 |
2.3.1 核磁共振测定腐殖酸的结构和组成 | 第26页 |
2.3.2 脲酶的测定 | 第26-27页 |
2.3.3 磷酸二脂酶的测定 | 第27页 |
2.3.4 酸性磷酸单酯酶的测定 | 第27-28页 |
2.3.5 碱性磷酸单酯酶的测定 | 第28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40页 |
2.4.1 核磁共振和碳氮分析仪测定腐殖酸的结构和组成 | 第28-29页 |
2.4.2 腐殖肥料对土壤脲酶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3 腐殖肥料对土壤磷酸二酯酶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4 腐殖质肥料对土壤酸性磷酸单酯酶的影响 | 第31-32页 |
2.4.5 不同处理腐殖质肥料对土壤碱性磷酸单酯酶的影响 | 第32-33页 |
2.4.6 腐殖酸肥料对土壤中营养元素N、P、K含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2.4.7 腐殖酸肥料对土壤中营养元素Mg、Cu、Zn和Ca含量的影响 | 第35-38页 |
2.4.8 施用量为600kg/hm~2的腐殖酸对土壤中酶含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2.5 小结 | 第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三章 不同来源腐殖质对土壤酶和营养元素的影响 | 第42-52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实验材料与设计 | 第42-43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3.3.1 不同来源腐殖肥料对土壤脲酶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2 不同来源腐殖质对土壤磷酸二酯酶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3 不同来源腐殖质对土壤酸性磷酸单酯酶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4 不同来源腐殖质对土壤碱性磷酸单酯酶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5 不同来源腐殖质对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47-49页 |
3.4 小结 | 第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第四章 风化煤提取腐殖酸对苗期油豆角生长和营养吸收的影响 | 第52-64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实验材料与设计 | 第52-53页 |
4.3 实验项目和方法 | 第53-54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4-61页 |
4.4.1 琼脂培养下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油豆角苗期叶片的影响 | 第54-58页 |
4.4.2 琼脂培养下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油豆角苗期根系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3 琼脂培养下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油豆角植株和根系的磷、钾含量影响 | 第59-61页 |
4.5 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五章 风化煤提取腐殖酸对苗期玉米生长和营养吸收的影响 | 第64-78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实验材料与设计 | 第64-65页 |
5.3 实验项目与方法 | 第65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65-74页 |
5.4.1 琼脂培养基条件下不同分子量处理的腐殖酸对玉米苗期叶片的影响 | 第65-69页 |
5.4.2 琼脂培养下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玉米苗期根系的影响 | 第69-70页 |
5.4.3 水培条件下不同腐殖酸对苗期玉米叶片生长的影响 | 第70-71页 |
5.4.4 水培条件下不同腐殖酸对苗期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71-73页 |
5.4.5 琼脂培养下不同处理的腐殖酸对玉米植株和根系的磷、钾含量的影响 | 第73-74页 |
5.5 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第六章 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78-98页 |
6.1 引言 | 第78页 |
6.2 试验材料和设计 | 第78-81页 |
6.2.1 生菜发芽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78-79页 |
6.2.2 温室盆栽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79-80页 |
6.2.3 温室盆栽试验材料样品采集及测定 | 第80-81页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81-96页 |
6.3.1 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及其使用浓度对生菜发芽的影响 | 第81-83页 |
6.3.2 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及其施用量对生菜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83-87页 |
6.3.2.1 低施用量的条件下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生菜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第83-84页 |
6.3.2.2 中施用量的条件下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生菜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第84-87页 |
6.3.2.3 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及其施用量对生菜干重累积的交互作用的影响 | 第87页 |
6.3.3 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及其施用量对生菜不同时期植株营养元素的影响 | 第87-93页 |
6.3.4 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及其施用量对生菜不同时期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93-96页 |
6.4 结论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8页 |
第七章 施用不同活化处理的腐殖酸对西红柿和甘蓝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98-112页 |
7.1 引言 | 第98页 |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98-101页 |
7.2.1 实验材料 | 第98-99页 |
7.2.2 实验方法 | 第99-101页 |
7.3 样品采集及其测定 | 第101-102页 |
7.3.1 西红柿试验中指标测定及方法 | 第101页 |
7.3.2 甘蓝试验中的指标测定和方法 | 第101-102页 |
7.4 结果与分析 | 第102-107页 |
7.4.1 不同处理风化煤对西红柿株高、叶绿素、糖分和根系直径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7.4.2 不同处理风化煤对西红柿产量以及经济产量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7.4.3 不同处理风化煤对甘蓝菜心直径、叶绿素和根系直径的影响 | 第107页 |
7.5 不同处理风化煤对甘蓝总鲜重、菜心、叶片和根系鲜重的影响 | 第107-110页 |
7.6 结论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2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12-114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112-113页 |
8.2 主要创新 | 第113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113-11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14-116页 |
1、第一作者科研成果 | 第114页 |
2、合作完成科研成果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