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治理的科技政策研究--以鄂州市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2 科技政策以及土壤污染概述 | 第12-16页 |
2.1 政策以及科技政策 | 第12-13页 |
2.1.1 政策 | 第12页 |
2.1.2 科技政策 | 第12-13页 |
2.2 土壤污染 | 第13-14页 |
2.2.1 土壤污染 | 第13页 |
2.2.2 土壤污染种类 | 第13-14页 |
2.2.3 土壤污染的危害 | 第14页 |
2.3 土壤污染治理科技政策 | 第14-16页 |
3 现行土壤污染治理的科技政策及作用 | 第16-22页 |
3.1 国外土壤污染治理的科技政策 | 第16-17页 |
3.2 国内土壤污染治理的科技政策 | 第17-19页 |
3.3 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 第19-20页 |
3.4 科技政策对土壤污染治理的作用 | 第20-22页 |
3.4.1 提供土壤污染治理的意识保障 | 第20页 |
3.4.2 提供土壤污染治理的科学指引 | 第20-21页 |
3.4.3 提供土壤污染治理的科技支撑 | 第21页 |
3.4.4 提供土壤污染治理的政策保障 | 第21-22页 |
4 土壤污染治理科技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8页 |
4.1 土壤污染治理的科技政策制定 | 第22-23页 |
4.1.1 模糊的土壤污染种类界定 | 第22页 |
4.1.2 较弱的工业土壤污染治理 | 第22-23页 |
4.1.3 不合理的土地空间布局 | 第23页 |
4.2 土壤污染治理的科技政策实施 | 第23-26页 |
4.2.1 偏低的土壤使用主体综合素质 | 第23-24页 |
4.2.2 较弱的土壤保护积极性 | 第24-25页 |
4.2.3 较差的土壤污染专项治理 | 第25页 |
4.2.4 单一的土壤污染治理途径 | 第25-26页 |
4.2.5 偏弱的科技政策普及程度 | 第26页 |
4.3 治理土壤污染科技政策的监督 | 第26-28页 |
4.3.1 片面的土壤污染监督机制 | 第26-27页 |
4.3.2 较弱的土壤污染再预防体系 | 第27-28页 |
5 完善土壤污染治理科技政策的建议 | 第28-35页 |
5.1 治理土壤污染科技政策的制定 | 第28-30页 |
5.1.1 完善土壤污染分类机制 | 第28-29页 |
5.1.2 完善法律法规惩治标准 | 第29页 |
5.1.3 优化土地空间开发格局 | 第29-30页 |
5.2 治理土壤污染科技政策的实施 | 第30-34页 |
5.2.1 提高土壤使用主体综合素质 | 第30-31页 |
5.2.2 增强土壤使用主体积极性 | 第31-32页 |
5.2.3 加大土壤污染治理的有效途径 | 第32页 |
5.2.4 强化土壤污染治理的专项措施 | 第32-33页 |
5.2.5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的专业技术普及 | 第33页 |
5.2.6 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 第33-34页 |
5.2.7 加快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 第34页 |
5.3 治理土壤污染科技政策的监督 | 第34-35页 |
5.3.1 加强土壤使用的有效监督 | 第34页 |
5.3.2 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 | 第34-35页 |
6 总结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