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2.1 核心症状的简述 | 第11-14页 |
1.2.2 评估工具的新发展 | 第14-20页 |
1.2.3 国内评估工具现状 | 第20-21页 |
1.3 问题提出 | 第21-22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 技术线路图 | 第22-23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2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量表的构建 | 第24-27页 |
2.1 量表的编制理念 | 第24页 |
2.2 量表结构的构思 | 第24-26页 |
2.2.1 量表结构 | 第24-25页 |
2.2.2 量表形式 | 第25页 |
2.2.3 咨询讨论 | 第25-26页 |
2.3 量表条目的拟定 | 第26-27页 |
2.3.1 条目的来源 | 第26页 |
2.3.2 条目库的形成 | 第26-27页 |
3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量表的调查和结构分析 | 第27-33页 |
3.1 研究被试 | 第27页 |
3.2 研究步骤 | 第27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7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3.5 量表条目的确定 | 第32-33页 |
4 信度检验 | 第33-36页 |
4.1 研究被试 | 第33页 |
4.2 研究过程 | 第33-34页 |
4.3 研究工具 | 第34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4.4.1 内部一致性信度 | 第34-35页 |
4.4.2 分半信度 | 第35-36页 |
5 效度检验 | 第36-39页 |
5.1 结构效度 | 第36页 |
5.2 鉴别效度 | 第36-39页 |
5.2.1 鉴别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 | 第37页 |
5.2.2 划界分的确定 | 第37-38页 |
5.2.3 划界分的检验 | 第38-39页 |
6 讨论 | 第39-43页 |
6.1 量表的编制理念 | 第39页 |
6.2 量表的结构 | 第39页 |
6.3 量表的项目 | 第39-40页 |
6.4 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第40页 |
6.5 量表的使用 | 第40-41页 |
6.6 量表的特点 | 第41页 |
6.7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41-43页 |
6.7.1 量表编制的改善 | 第41-42页 |
6.7.2 测试样本的选择 | 第42-43页 |
7 结论 | 第43-44页 |
7.1 量表的编制 | 第43页 |
7.2 研究的创新 | 第43页 |
7.3 经验与启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1 | 第48-53页 |
附录2 | 第53-55页 |
附录3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