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圣鹰公司等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案评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相关案例的整理与问题所在第11-16页
        1.2.1 相关文献的收集与分析第11-13页
        1.2.2 相关案例的整理第13-15页
        1.2.3 本案案情问题所在第15-16页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6-18页
        1.3.1 本文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6页
        1.3.2 本文的研究框架第16-18页
第2章 案情概要及案件争议点第18-25页
    2.1 基本案情第18-19页
    2.2 法院审理结果与裁判要点第19-20页
        2.2.1 一审法院的审理结果与裁判要点第19页
        2.2.2 二审法院的审理结果与裁判要点第19-20页
        2.2.3 再审法院的审理结果与裁判要点第20页
    2.3 案件争议点及主要理由第20-25页
        2.3.1 股东在公司注销后是否可对遗留债权主张权利第20-22页
        2.3.2 消防器材公司减资时通知债权人的效力如何第22-23页
        2.3.3 股东应否就公司减资时未依法通知债权人承担责任第23-25页
第3章 股东在公司注销后是否可对遗留债权主张权利第25-35页
    3.1 公司注销后遗留债权归属主体的规范分析第25-26页
        3.1.1 既有法律法规之相关规定第25页
        3.1.2 既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之局限性第25-26页
    3.2 公司注销后遗留债权的性质与归属的学理分析第26-28页
        3.2.1 公司注销后遗留债权的性质分析第26-27页
        3.2.2 公司注销后遗留债权的归属及权利主张主体分析第27-28页
    3.3 不同法院对公司注销后遗留债权归属主体的司法实践第28-29页
        3.3.1 司法实践中缺乏统一的裁决依据或标准第28-29页
        3.3.2 对“债权债务关系了结”应否视为主动放弃债权的认定不同第29页
    3.4 对本案所涉公司注销后遗留债权归属主体的分析第29-35页
        3.4.1 金海双鹰公司注销后遗留债权的性质和归属第30-31页
        3.4.2 清算报告中确认“债权已清理完毕”的效力第31-33页
        3.4.3 金海双鹰公司注销后遗留债权是否在清算中被故意隐匿第33-35页
第4章 消防器材公司减资时通知债权人的效力分析第35-40页
    4.1 公司减资通知及公告标准认定的规范分析第35-36页
        4.1.1 既有法律法规之相关规定第35页
        4.1.2 既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之问题所在第35页
        4.1.3 国外公司法之相关规定第35-36页
    4.2 公司减资通知及公告标准认定的学理分析与代表性观点第36页
        4.2.1 “严苛”标准主义第36页
        4.2.2 “宽松”标准主义第36页
    4.3 既有同类判决中对减资通知及公告标准认定的分析与归纳第36-37页
    4.4 本案所涉消防器材公司减资通知及公告的效力认定与分析第37-40页
        4.4.1 公司减资通知及公告标准的认定第37-38页
        4.4.2 本案所涉消防器材公司减资通知及公告的效力分析第38-40页
第5章 股东应否就公司减资时未依法通知债权人承担责任第40-45页
    5.1 股东应否就公司减资时未依法通知债权人承担责任之规范分析第40-41页
        5.1.1 既有法律法规之相关规定第40页
        5.1.2 既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之不足第40-41页
        5.1.3 国外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第41页
    5.2 股东应否就公司减资时未依法通知债权人承担责任的学理分析第41-42页
        5.2.1 基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分析第41页
        5.2.2 基于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的分析第41-42页
        5.2.3 基于公司减资未通知债权人行为实质的分析第42页
    5.3 既有同类判决之基本态度第42-43页
    5.4 本案所涉股东应否就公司减资时未依法通知债权人承担责任第43-45页
结论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以南宁市公安局为例
下一篇: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公民参与研究--以柳州市雀儿山街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