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土地区浸水载荷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盐渍土溶陷盐胀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溶陷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盐胀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渗流参数反演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5-18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盐渍土溶陷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 | 第18-30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试验概况 | 第18-23页 |
2.2.1 试验目的及选址依据 | 第18-19页 |
2.2.2 试验设计及测点布置 | 第19-20页 |
2.2.3 试验流程 | 第20-21页 |
2.2.4 工况设定 | 第21-22页 |
2.2.5 溶陷系数及变形模量计算 | 第22-23页 |
2.3 试验数据分析 | 第23-28页 |
2.3.1 粗颗粒盐渍土溶陷性分析 | 第23-24页 |
2.3.2 细颗粒盐渍土溶陷性分析 | 第24-26页 |
2.3.3 含石膏层盐渍土溶陷性分析 | 第26-27页 |
2.3.4 综合分析 | 第27-28页 |
2.4 小结 | 第28-30页 |
3 溶陷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30-39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30-31页 |
3.3 应力应变基本方程 | 第31页 |
3.4 溶陷计算模型 | 第31-34页 |
3.4.1 几何模型 | 第31-32页 |
3.4.2 力学参数 | 第32-33页 |
3.4.3 荷载和分析步设定 | 第33页 |
3.4.4 单元类型选取和网格划分 | 第33-34页 |
3.5 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3.5.1 溶陷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3.5.2 荷载位移曲线 | 第36页 |
3.5.3 变形量随深度的变化 | 第36-38页 |
3.6 小结 | 第38-39页 |
4 盐胀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39-51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土体传热基本原理 | 第39-42页 |
4.2.1 土体热学参量 | 第39-40页 |
4.2.2 考虑相变的温度场控制微分方程 | 第40-41页 |
4.2.3 盐胀表示方法 | 第41-42页 |
4.3 盐胀计算模型 | 第42-46页 |
4.3.1 几何模型 | 第42-43页 |
4.3.2 土体热力学参数 | 第43-44页 |
4.3.3 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4.3.4 分析步设定 | 第45页 |
4.3.5 单元类型选取和网格划分 | 第45-46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4.5 小结 | 第50-51页 |
5 非饱和盐渍土渗透系数的反演分析 | 第51-69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非饱和土渗流基本理论 | 第51-54页 |
5.2.1 土-水特征曲线 | 第51-53页 |
5.2.2 渗流的连续性方程 | 第53-54页 |
5.3 渗流参数反演 | 第54页 |
5.4 渗透系数反演模型 | 第54-58页 |
5.4.1 渗流模型 | 第54-55页 |
5.4.2 土体参数及土-水特征曲线 | 第55-57页 |
5.4.3 边界条件 | 第57-58页 |
5.4.4 分析步设定 | 第58页 |
5.4.5 单元类型的选取 | 第58页 |
5.5 浸润范围实测结果 | 第58-60页 |
5.6 结果分析 | 第60-68页 |
5.6.1 渗透系数分析 | 第60-63页 |
5.6.2 积水时长对渗透范围的影响 | 第63-68页 |
5.7 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