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顶推法概述 | 第9页 |
1.2 整体顶推施工法 | 第9-15页 |
1.2.1 顶推法施工的应用 | 第9-15页 |
1.2.2 整体顶推施工的特点 | 第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2 整体顶推方案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17-31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整体顶推方案 | 第17-22页 |
2.2.1 工程背景 | 第17页 |
2.2.2 主桥整体顶推施工过程 | 第17-21页 |
2.2.3 临时墩布置 | 第21-22页 |
2.3 顶推施工仿真计算的一般方法 | 第22-23页 |
2.3.1 倒退算法 | 第22页 |
2.3.2 前进算法 | 第22-23页 |
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30页 |
2.4.1 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概述 | 第23-24页 |
2.4.2 单元及节点建立 | 第24-26页 |
2.4.3 材料和截面特性 | 第26-27页 |
2.4.4 荷载和边界条件 | 第27页 |
2.4.5 整体顶推施工阶段划分 | 第27-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整体顶推仿真模拟 | 第31-50页 |
3.1 整体顶推主桥最大应力结果 | 第31-34页 |
3.2 主桥结构各构件最不利的应力响应 | 第34-42页 |
3.2.1 主系梁应力响应 | 第34-36页 |
3.2.2 拱肋应力响应 | 第36-38页 |
3.2.3 导梁应力响应 | 第38-40页 |
3.2.4 临时支撑杆应力响应 | 第40-42页 |
3.3 主桥结构位移计算结果 | 第42-49页 |
3.3.1 主系梁位移 | 第42-44页 |
3.3.2 拱肋位移 | 第44-47页 |
3.3.3 导梁位移 | 第47-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整体顶推在施工现场中的应力监测 | 第50-61页 |
4.1 概述 | 第50-51页 |
4.2 应力监测方案 | 第51-57页 |
4.2.1 应变传感器 | 第51-52页 |
4.2.2 应变值的计算 | 第52页 |
4.2.3 应变数据的采集 | 第52-54页 |
4.2.4 传感器位置的布设 | 第54-56页 |
4.2.5 应力监控流程 | 第56-57页 |
4.3 应力监测结果 | 第57-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61-77页 |
5.1 主桥结构不利截面的应力分析 | 第61-69页 |
5.1.1 第一轮主桥结构不利截面的应力分析 | 第61-64页 |
5.1.2 第二轮主桥结构不利截面的应力分析 | 第64-67页 |
5.1.3 第三轮主桥结构不利截面的应力分析 | 第67-69页 |
5.2 导梁不利截面的应力分析 | 第69-71页 |
5.3 临时支撑杆的应力分析 | 第71-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页 |
6.2 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