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用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性能改进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地震的危害和桥梁抗震 | 第11-16页 |
1.2.1 地震的危害 | 第11-13页 |
1.2.2 桥梁抗震 | 第13-16页 |
1.3 粘滞阻尼器的简介 | 第16-18页 |
1.3.1 国际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 第16-17页 |
1.3.2 国内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 第17页 |
1.3.3 现在我国粘滞阻尼器的优点和问题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5 总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抗震方法及组合式粘滞阻尼器理论 | 第20-40页 |
2.1 震动控制介绍 | 第20-24页 |
2.2 被动控制介绍 | 第24-27页 |
2.2.1 隔震 | 第24-25页 |
2.2.2 质量调谐减振 | 第25-26页 |
2.2.3 耗能减震 | 第26-27页 |
2.3 粘滞阻尼器的原理介绍 | 第27-34页 |
2.3.1 粘滞阻尼器的分类及介绍 | 第27-31页 |
2.3.2 粘滞阻尼器的参数选择 | 第31-34页 |
2.4 粘滞流体的材料属性和阻尼器的流动分析 | 第34-36页 |
2.4.1 粘滞流体材料的分类和硅油属性 | 第34-36页 |
2.4.2 阻尼器中流体的流动状态 | 第36页 |
2.5 组合式粘滞阻尼器的理论推导 | 第36-39页 |
2.6 结论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仿真方法 | 第40-62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本文所用的软件简介 | 第41-43页 |
3.2.1 CFD软件介绍 | 第41-43页 |
3.2.2 计算软件介绍 | 第43页 |
3.3 实验介绍 | 第43-44页 |
3.4 方法一 | 第44-52页 |
3.4.1 组合式粘滞阻尼器的建模 | 第45页 |
3.4.2 数值方法 | 第45-47页 |
3.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7-52页 |
3.5 方法二 | 第52-61页 |
3.5.1 设计思路 | 第52-53页 |
3.5.2 建模 | 第53-54页 |
3.5.3 数值方法介绍 | 第54-60页 |
3.5.4 两种方法的F-V图分析 | 第60-61页 |
3.6 总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组合式粘滞阻尼器改进研究 | 第62-76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组合式粘滞阻尼器速度指数介绍 | 第62-63页 |
4.3 组合式粘滞阻尼器的改造介绍 | 第63-66页 |
4.4 仿真研究新型组合式粘滞阻尼器 | 第66-73页 |
4.4.1 建模 | 第66-67页 |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7-71页 |
4.4.3 F-V图分析 | 第71-73页 |
4.5 总结 | 第73-7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