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概述 | 第10-17页 |
(一)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内涵 | 第10-12页 |
(二)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特征 | 第12-17页 |
1. 债务人主体的复数性 | 第12-13页 |
2. 各债务发生原因的差异性与偶然性 | 第13-14页 |
3. 各债务人给付内容性质一样且相互之间无明确的责任分担 | 第14-15页 |
4. 债权人的请求权具有独立性 | 第15页 |
5. 债务承担的确定性 | 第15-17页 |
二、我国不真正连带债务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22页 |
(一) 案由的确定与管辖问题 | 第17-18页 |
(二) 诉的选择与合并问题 | 第18-19页 |
(三) 判决文书的表述与执行问题 | 第19-20页 |
(四) 非终局责任人追偿权的具体行使问题 | 第20-21页 |
(五) 追加第三人的问题 | 第21-22页 |
三、我国不真正连带债务适用中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 第22-26页 |
(一) 立法上的不完善 | 第22-24页 |
1. 立法中尚未对其定义、类型以及效力作出明确规定 | 第22-24页 |
2. 立法中尚未建立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 | 第24页 |
(二) 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标准不一 | 第24-26页 |
四、完善我国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相关建议 | 第26-39页 |
(一) 立法建议 | 第26-28页 |
1. 明确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定义 | 第26-27页 |
2. 简便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分类 | 第27页 |
3. 明确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效力 | 第27-28页 |
4. 建立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 | 第28页 |
(二) 司法实践中的建议 | 第28-39页 |
1. 明确案由确定的标准与案件管辖的原则 | 第28-30页 |
2. 建立诉的选择与合并标准 | 第30-33页 |
3. 明确判决文书的表述与执行方式 | 第33-36页 |
4. 明确非终局责任人追偿权的行使方式 | 第36-37页 |
5. 建立追加第三人的处理标准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