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拥塞控制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0-11页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1-12页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控制分析第12-21页
    2.1 网络拥塞分析第12-13页
    2.2 拥塞检测第13页
    2.3 拥塞控制第13-14页
    2.4 拥塞控制机制及相关研究结果第14-20页
        2.4.1 传统网络的拥塞控制方法不适用于WSN第14-15页
        2.4.2 基于速率调节的拥塞控制算法第15-17页
        2.4.3 基于流量调度的拥塞控制算法第17-19页
        2.4.4 基于传输调度的拥塞控制算法第19-20页
    2.5 本章小节第20-21页
第3章 一种延时自适应的拥塞控制算法第21-39页
    3.1 相关工作第21-22页
    3.2 802.11DCF机制第22-23页
    3.3 拥塞控制的描述及基本模型第23-26页
        3.3.1 拥塞检测模型第23-24页
        3.3.2 拥塞解除模型第24-26页
    3.4 理论分析与证明第26-31页
        3.4.1 包的平均传输时间的分析第26-29页
        3.4.2 拥塞解除条件的分析第29-30页
        3.4.3 传输延时分析第30-31页
    3.5 算法设计第31-33页
        3.5.1 包头设计第31-32页
        3.5.2 拥塞检测算法第32页
        3.5.3 拥塞解除算法第32-33页
    3.6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第33-38页
        3.6.1 树形网络实验与分析第34-35页
        3.6.2 网格网络实验与分析第35-37页
        3.6.3 随机网络实验与分析第37-38页
    3.7 本章小节第38-39页
第4章 基于速率分配的拥塞控制算法第39-50页
    4.1 引言第39-40页
    4.2 拥塞控制的描述及基本模型第40-42页
        4.2.1 网络模型第40页
        4.2.2 节点模型第40-42页
    4.3 算法设计第42-46页
        4.3.1 拥塞检测机制第42-44页
        4.3.2 速率调节机制第44-46页
    4.4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第46-49页
    4.5 本章小节第49-50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谈基于新媒体平台的HTML5页面艺术设计--以H5邀请函页面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下一篇:宋代美学思想在当下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宋代山水画元素在当下女装设计中的应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