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锂/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锂/钠电池研究背景和组成 | 第9页 |
1.1.2 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9-10页 |
1.2 常见的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0-18页 |
1.2.1 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0-15页 |
1.2.2 常见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5-18页 |
1.3 理论计算在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 第18-22页 |
1.3.1 嵌锂电压 | 第18-19页 |
1.3.2 电子结构和导电性 | 第19页 |
1.3.3 锂离子扩散 | 第19-20页 |
1.3.4 切面性质 | 第20-21页 |
1.3.5 弹性性质 | 第21-22页 |
1.4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计算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 第23-27页 |
2.1 第一性原理简介 | 第23页 |
2.2 Hartree-Fock方法 | 第23-24页 |
2.3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4-26页 |
2.3.1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4页 |
2.3.2 Kohn-Sham方程 | 第24-25页 |
2.3.3 交换关联泛函 | 第25-26页 |
2.4 计算软件 | 第26-27页 |
第三章 AFe_(1-x)M_xSO_4F(A=Li,Na;M=Co,Ni,Mg)电化学和弹性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27-43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8-42页 |
3.3.1 晶体结构 | 第28-33页 |
3.3.2 稳定性 | 第33-34页 |
3.3.3 电化学性质 | 第34-39页 |
3.3.4 弹性特性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NaFe_(1-x)M_xPO_4(M=Co,Mn,Mg,x=0,0.25,0.5,0.75,1)的电化学和弹性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43-55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43页 |
4.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43-53页 |
4.3.1 NaFePO_4的晶体结构 | 第43-44页 |
4.3.2 NaFePO_4的晶胞参数 | 第44页 |
4.3.3 金属掺杂体系的形成能、晶胞参数及键长 | 第44-46页 |
4.3.4 金属掺杂体系的电化学性质 | 第46-51页 |
4.3.5 金属掺杂体系的弹性特性 | 第51-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