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3.1 论文框架 | 第16-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32页 |
2.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概述 | 第21-25页 |
2.1.1 营业税的概念 | 第21-22页 |
2.1.2 增值税的概念 | 第22-23页 |
2.1.3 营业税和增值税的比较 | 第23页 |
2.1.4 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进程 | 第23-25页 |
2.2 建筑业基本情况介绍 | 第25-27页 |
2.2.1 建筑服务的具体内容 | 第25-26页 |
2.2.2 建筑业财务核算特点 | 第26-27页 |
2.3 建筑业“营改增”的理论基础 | 第27-28页 |
2.3.1 税收中性理论 | 第27页 |
2.3.2 税收宏观调控理论 | 第27-28页 |
2.3.3 最优税收理论 | 第28页 |
2.4 建筑业“营改增”前后税收制度比较 | 第28-32页 |
2.4.1 建筑业“营改增”前的税收制度 | 第28-29页 |
2.4.2 建筑业“营改增”后税收制度对比 | 第29-32页 |
第3章 建筑业及A建筑公司现状分析 | 第32-38页 |
3.1 建筑业发展现状 | 第32-34页 |
3.1.1 建筑业税负逐渐降低 | 第32-33页 |
3.1.2 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较小 | 第33-34页 |
3.2 A建筑公司基本情况及业务范围 | 第34-35页 |
3.2.1 A建筑公司基本情况 | 第34页 |
3.2.2 A建筑公司业务范围 | 第34-35页 |
3.3 A建筑公司财务现状及税负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3.3.1 A建筑公司财务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3.3.2 A建筑公司税负现状分析 | 第36-37页 |
3.4 A建筑公司“营改增”前后税率变化 | 第37-38页 |
第4章 “营改增”对A建筑公司的影响分析 | 第38-60页 |
4.1 “营改增”对A建筑公司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 第38-39页 |
4.2 “营改增”对A建筑公司税负的影响分析 | 第39-45页 |
4.2.1 一般计税方法下的税负影响测算分析 | 第39-44页 |
4.2.2 简易计税方法下的税负影响测算分析 | 第44-45页 |
4.3 “营改增”对A建筑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 | 第45-58页 |
4.3.1 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 第45-49页 |
4.3.2 对利润表的影响 | 第49-55页 |
4.3.3 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 第55-58页 |
4.4 “营改增”对A建筑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 | 第58-60页 |
4.4.1 对工程造价及招投标的影响分析 | 第58-59页 |
4.4.2 对A建筑公司税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 第59-60页 |
第5章 A建筑公司“营改增”的应对策略研究 | 第60-66页 |
5.1 A建筑公司对简易计税方法的应对策略 | 第60-61页 |
5.1.1 清包工项目选择简易计税有效降低税负 | 第60页 |
5.1.2 甲供工程选择简易计税有效平衡税负 | 第60-61页 |
5.1.3 建筑工程老项目选择简易计税平稳适应“营改增”过渡期 | 第61页 |
5.2 A建筑公司对物资设备采购的应对策略分析 | 第61-62页 |
5.2.1 调整采购模式 | 第61页 |
5.2.2 规范供应商管理 | 第61-62页 |
5.2.3 合理筹划地材及物资设备的采购 | 第62页 |
5.3 A建筑公司对租赁固定资产的应对策略分析 | 第62-63页 |
5.3.1 合理选择租赁供应商 | 第62-63页 |
5.3.2 成立租赁公司 | 第63页 |
5.4 A建筑公司对劳务分包模式的应对策略分析 | 第63-64页 |
5.4.1 建立完善的劳务分包准入制度 | 第63页 |
5.4.2 减少劳务分包提高机械化水平 | 第63页 |
5.4.3 优化劳务派遣模式的用工方式 | 第63-64页 |
5.5 A建筑公司对发票管理及风险防控的应对策略分析 | 第64-66页 |
5.5.1 开具和取得增值税发票应注意发票形式 | 第64页 |
5.5.2 确保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三流一致”问题 | 第64页 |
5.5.3 企业应制定科学的发票传递流程 | 第64-6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6-6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