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13-41页 |
1.1 生物技术药物 | 第13-14页 |
1.1.1 生物技术药物概述 | 第13页 |
1.1.2 生物技术药物存在问题 | 第13-14页 |
1.1.3 生物技术药物发展趋势展望 | 第14页 |
1.2 生物药物的长效技术综述 | 第14-24页 |
1.2.1 长效生物药物概述 | 第14-15页 |
1.2.2 PEG修饰策略 | 第15-17页 |
1.2.3 类PEG修饰策略 | 第17-19页 |
1.2.4 糖基化修饰 | 第19-20页 |
1.2.5 Fc融合蛋白(或化学偶联)实现长效性 | 第20-22页 |
1.2.6 白蛋白融合(或化学偶联)实现长效性 | 第22页 |
1.2.7 其他白蛋白非共价结合策略 | 第22-24页 |
1.3 PEG修饰机理及修饰类型 | 第24-28页 |
1.3.1 蛋白质聚乙二醇修饰机理 | 第24页 |
1.3.2 聚乙二醇修饰类型 | 第24-27页 |
1.3.3 现有巯基修饰试剂存在问题及拓展 | 第27-28页 |
1.4 邻苯二酚类化合物的粘附机理及应用 | 第28-33页 |
1.4.1 仿生贻贝粘附材料的发现 | 第28-31页 |
1.4.2 邻苯二酚类化合物的粘附机理 | 第31-32页 |
1.4.3 仿生粘附作用的应用 | 第32-33页 |
1.5 白蛋白结合肽融合表达长效策略的开发 | 第33-35页 |
1.5.1 白蛋白结合肽段的发现 | 第33-35页 |
1.5.2 ABD融合表达长效策略的应用 | 第35页 |
1.6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概述 | 第35-37页 |
1.7 本文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37-41页 |
1.7.1 邻苯二醌类修饰剂开发研究依据及内容 | 第38页 |
1.7.2 邻苯二醌类修饰产物特性研究依据及内容 | 第38页 |
1.7.3 白蛋白结合肽融合表达长效研究依据及内容 | 第38-41页 |
2 基于邻苯二醌类化合物的巯基定点PEG修饰剂的开发 | 第41-55页 |
2.1 前言 | 第4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5页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1-42页 |
2.2.2 PEG-DAQ修饰剂的制备和表征 | 第42-43页 |
2.2.3 PEG-DAQ修饰试剂修饰位点的确认 | 第43页 |
2.2.4 PEG-DAQ试剂对三种模型蛋白的修饰 | 第43页 |
2.2.5 不同巯基修饰试剂的反应活性比较 | 第43-44页 |
2.2.6 pH对于修饰反应活性的影响 | 第44页 |
2.2.7 修饰试剂抗水解能力测定 | 第44页 |
2.2.8 其他检测分析手段 | 第44-4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2.3.1 修饰剂PEG-DAQ制备和表征 | 第45-47页 |
2.3.2 PEG-DAQ巯基定点反应活性的确认 | 第47-48页 |
2.3.3 修饰剂修饰模型蛋白CNTF、CBLB-502和BSA | 第48-49页 |
2.3.4 与商品化修饰试剂的反应活性对比 | 第49-50页 |
2.3.5 pH对修饰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2.3.6 修饰剂自身稳定性考察 | 第52-5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3 邻苯二醌衍生PEG修饰试剂的应用 | 第55-69页 |
3.1 前言 | 第5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5-59页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5-56页 |
3.2.2 单修饰产物的分离纯化、鉴定 | 第56页 |
3.2.3 单修饰产物的鉴定表征 | 第56-57页 |
3.2.4 修饰产物热聚集现象的分析 | 第57页 |
3.2.5 修饰产物在37℃下稳定性分析 | 第57页 |
3.2.6 细胞实验测定修饰产物体外活性 | 第57-58页 |
3.2.7 药代动力学实验 | 第58-5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9-67页 |
3.3.1 单修饰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第59-60页 |
3.3.2 单修饰产物的光谱学分析 | 第60-61页 |
3.3.3 PEG-DAQ-CNTF的热聚集及抑制 | 第61-63页 |
3.3.4 单修饰产物37℃稳定性研究 | 第63-65页 |
3.3.5 PEG-DAQ修饰产物的体外活性考察 | 第65-66页 |
3.3.6 PEG-DAQ修饰产物的药代动力学考察 | 第66-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4 ABD融合表达长效技术与PEG修饰策略的比较 | 第69-85页 |
4.1 前言 | 第69-70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70-74页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70-71页 |
4.2.2 ABD-CNTF的构建、表达和纯化 | 第71-72页 |
4.2.3 PEG-CNTF的制备和纯化 | 第72-73页 |
4.2.4 ABD-CNTF体外结合白蛋白的确认 | 第73页 |
4.2.5 ABD-CNTF和PEG-CNTF的光谱学比较 | 第73页 |
4.2.6 体外细胞实验测定ABD-CNTF活性 | 第73页 |
4.2.7 药代动力学实验 | 第73-7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4-82页 |
4.3.1 ABD-CNTF的构建、表达和纯化 | 第74-76页 |
4.3.2 PEG-CNTF的制备和纯化 | 第76-77页 |
4.3.3 ABD-CNTF体外结合白蛋白亲和力考察 | 第77-78页 |
4.3.4 ABD-CNTF和PEG-CNTF的光谱学比较 | 第78-79页 |
4.3.5 体外细胞实验 | 第79-81页 |
4.3.6 药代动力学实验 | 第81-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5-89页 |
5.1 本文研究结果 | 第85-87页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87页 |
5.3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7页 |
附录A 图目录 | 第97-99页 |
附录B 表目录 | 第99-100页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