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

陶瓷元件免烧型贱金属电极制备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陶瓷表面金属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物理气相沉积法第11-13页
        1.2.2 金属浆料烧渗法第13-14页
        1.2.3 喷涂法第14-15页
        1.2.4 直接覆铜法第15-16页
        1.2.5 化学沉积法第16-17页
    1.3 陶瓷元件免烧型贱金属电极制备技术第17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17页
    1.5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二章 陶瓷元件电极制备与表征方法第20-30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0-21页
        2.1.1 实验试剂第20-21页
        2.1.2 实验仪器第21页
    2.2 陶瓷元件电极制备方法第21-28页
        2.2.1 陶瓷表面预处理第22-23页
        2.2.2 陶瓷表面活化处理第23-25页
        2.2.3 陶瓷元件贱金属电极制备方法第25-26页
        2.2.4 陶瓷元件贱金属电极结构第26-27页
        2.2.5 陶瓷元件金属电极的防护第27-28页
    2.3 陶瓷基腐蚀效率的测试第28页
    2.4 陶瓷元件金属电极微结构与性能分析第28-29页
        2.4.1 电极微结构的表征第28页
        2.4.2 电极性能分析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陶瓷元件免烧型贱金属电极制备技术第30-51页
    3.1 陶瓷元件免烧型贱金属电极制备工艺流程第30页
    3.2 陶瓷表面预处理第30-35页
    3.3 陶瓷表面活化层的制备第35-36页
        3.3.1 油墨的配制第35-36页
        3.3.2 诱导层的制备第36页
    3.4 化学沉积工艺的研究第36-42页
        3.4.1 施镀温度的研究第37-41页
        3.4.2 施镀时间的研究第41-42页
    3.5 超声辅助化学镀铜技术的研究第42-50页
        3.5.1 化学镀铜过程中加载超声波时机的探究第43-44页
        3.5.2 施镀过程中温度的调控第44页
        3.5.3 超声辅助化学沉积工艺的研究第44-47页
        3.5.4 镀层的形貌与结构第47-49页
        3.5.5 陶瓷电容器的损耗特性第49-50页
    3.6 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陶瓷元件免烧型铜电极的性能研究第51-60页
    4.1 电极与基板结合力的研究第51-53页
    4.2 陶瓷元件免烧型铜电极的形貌第53-54页
    4.3 铜电极的抗氧化性第54-55页
    4.4 铜电极的抗熔蚀性第55-56页
    4.5 铜电极的可焊性第56-57页
    4.6 陶瓷电容器电极的电性能分析第57-58页
        4.6.1 铜电极的电阻率第57-58页
        4.6.2 陶瓷电容器的电容与损耗第58页
    4.7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5.1 本文结论第60页
    5.2 工作展望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ET基材表面图形化金属布线技术研究
下一篇:新型宽带MIMO天线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