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4-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1.2.1 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2.2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1.3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20-23页 |
1.3.1 本文创新 | 第20-21页 |
1.3.2 本文不足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21-2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3-46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3-37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37-46页 |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生存者偏差效应的检验方法 | 第46-70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46-53页 |
3.1.1 私募基金界定 | 第46-50页 |
3.1.2 基金业绩界定 | 第50-51页 |
3.1.3 基金业绩持续性界定 | 第51-52页 |
3.1.4 生存者偏差及其效应界定 | 第52-53页 |
3.2 基金业绩评估方法 | 第53-63页 |
3.2.1 绝对收益指标 | 第53-54页 |
3.2.2 风险指标 | 第54-56页 |
3.2.3 风险调整收益指标 | 第56-57页 |
3.2.4 alpha收益指标 | 第57-63页 |
3.3 生存者偏差测算方法 | 第63-64页 |
3.3.1 生存基金的定义 | 第63页 |
3.3.2 投资组合的构建 | 第63页 |
3.3.3 生存者偏差的测算 | 第63-64页 |
3.4 生存者偏差对业绩持续性影响的检验方法 | 第64-70页 |
3.4.1 评价期与持有期业绩回归检验方法 | 第64-65页 |
3.4.2 评价期对持有期业绩可预测性检验方法 | 第65-66页 |
3.4.3 基金整体业绩持续性的检验方法 | 第66-68页 |
3.4.4 其它方法 | 第68-70页 |
第4章 私募基金发展概述 | 第70-84页 |
4.1 国外私募基金的发展 | 第70-75页 |
4.1.1 对冲基金发展概况 | 第70-74页 |
4.1.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概况 | 第74-75页 |
4.2 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 | 第75-84页 |
4.2.1 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75-80页 |
4.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80-82页 |
4.2.3 发展趋势 | 第82-84页 |
第5章 私募基金业绩评价 | 第84-126页 |
5.1 数据与模型 | 第84-89页 |
5.1.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第84-86页 |
5.1.2 因子计算 | 第86-89页 |
5.2 私募基金业绩分析 | 第89-108页 |
5.2.1 绝对收益 | 第89-96页 |
5.2.2 风险 | 第96-97页 |
5.2.3 风险调整收益 | 第97-103页 |
5.2.4 alpha收益 | 第103-108页 |
5.3 私募基金业绩持续性分析 | 第108-124页 |
5.3.1 生存基金和消失基金的业绩持续性差异分析 | 第108-115页 |
5.3.2 市场周期对业绩持续性的影响 | 第115-121页 |
5.3.3 风险对业绩持续性的影响 | 第121-12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6章 生存者偏差测度及其效应分析 | 第126-145页 |
6.1 数据与模型 | 第126页 |
6.2 私募基金生存者偏差测算及其业绩效应分析 | 第126-136页 |
6.2.1 全样本下私募基金组合的风险调整收益 | 第127-128页 |
6.2.2 生存者偏差测算及其业绩效应 | 第128页 |
6.2.3 市场周期对生存者偏差效应的影响 | 第128-136页 |
6.3 生存者偏差对业绩持续性的影响 | 第136-142页 |
6.3.1 全样本下私募基金组合的业绩持续性分析 | 第137-139页 |
6.3.2 牛市和熊市中生存者偏差对业绩持续性的影响 | 第139-14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42-145页 |
第7章 私募基金消失的原因分析 | 第145-159页 |
7.1 外部因素对私募基金的影响 | 第145-150页 |
7.1.1 宏观经济对私募基金的影响 | 第145-148页 |
7.1.2 股票市场对私募基金业绩的影响 | 第148-150页 |
7.2 内部因素对私募基金的影响 | 第150-157页 |
7.2.1 私募基金规模 | 第150-152页 |
7.2.2 资金杠杆的使用 | 第152-155页 |
7.2.3 基金经理 | 第155-157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57-159页 |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159-166页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59-162页 |
8.2 政策建议 | 第162-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80页 |
致谢 | 第180-18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81-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