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上編 武元衡研究綜論 | 第19-47页 |
緒論 | 第20-25页 |
第一節 武元衡生卒年考 | 第25-26页 |
第二節 武元衡交遊考補正 | 第26-33页 |
第三節 武元衡詩文集版本源流考 | 第33-39页 |
第四節 武元衡詩文藝術特色 | 第39-47页 |
下編 武元衡詩文校注 | 第47-193页 |
凡例 | 第48-50页 |
武元衡集卷上 | 第50-95页 |
五言古詩 | 第50-58页 |
古意 | 第50-51页 |
塞下曲 | 第51-52页 |
獨不見 | 第52-53页 |
旬假南亭寄熊郎中 | 第53-54页 |
晨興寄贈竇使君 | 第54-55页 |
秋日對酒 | 第55-57页 |
安邑里中秋懷寄高員外 | 第57页 |
送唐次 | 第57-58页 |
七言古詩 | 第58-66页 |
秋夜雨中懷友 | 第58-59页 |
望夫石 | 第59-60页 |
行路難 | 第60-61页 |
長相思 | 第61-62页 |
出塞作 | 第62页 |
桃源行送友 | 第62-63页 |
長安叙懷寄崔十五 | 第63-65页 |
兵行褒斜谷作 | 第65-66页 |
五言長篇(古今調) | 第66-95页 |
奉和聖製豐年多慶九日示懷 | 第66-67页 |
夏日陪馮許二侍郎與嚴秘書遊昊天觀覽舊題寄同里楊華州中丞 | 第67-69页 |
奉和聖製重陽日即事 | 第69-70页 |
秋日(?)中寄懷簡諸僚 | 第70页 |
奉酬淮南中書相公見寄(并序) | 第70-73页 |
武構西亭偶題因呈監軍及幕中諸公 | 第73-74页 |
和楊弘微春日曲江南望 | 第74-75页 |
長安秋夜懷陳京昆季 | 第75-76页 |
冬日漢江南行將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書 | 第76-79页 |
奉酬中書李相公早朝於中書候傳點偶書所懷 | 第79-80页 |
甲午嵗相國李公有北園寄贈之作吟翫歷時屢促酬答機務不暇未及報章今古遽分電波增感留慕劒而心許感鄰笛而意傷寓哀冥寞以廣遺韻云 | 第80-81页 |
和楊二舍人晚秋與崔氏舍人張祕監苗考功同遊昊天觀時中書寓直不得陪隨因追徃年曾與舊僚聯遊此觀紀題在壁已有淪亡書事感懷輙以呈寄兼呈東省三給事之作楊君見徵鄙詞因以繼和 | 第81-83页 |
酬李十一尚書西亭暇日書懷見寄 | 第83-85页 |
秋懷奉寄朱補闕 | 第85-86页 |
奉酬中書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於中書宿直移止於集賢院叙情見寄之什 | 第86-87页 |
途次 | 第87-88页 |
題故蔡國公主九華觀上池院 | 第88-89页 |
酬嚴維秋夜見寄 | 第89-90页 |
途次近蜀驛蒙恩賜寶刀及飛龍借馬使還奉寄中書李鄭二公 | 第90-91页 |
歸燕 | 第91-92页 |
送許著作分司東都 | 第92-93页 |
聞相公三兄小園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呈中書三兄 | 第93-94页 |
酬陸員外歙州許員外郢州二使君 | 第94-95页 |
武元衡集卷中 | 第95-137页 |
五言律詩 | 第95-137页 |
西亭早秋送徐員外 | 第95-96页 |
送徐員外還京 | 第96-97页 |
送柳郎中裴起居 | 第97-98页 |
八月十五日酬從兄常望月有懷 | 第98-99页 |
酬太常從兄留别 | 第99-100页 |
春日與諸公泛舟 | 第100页 |
送兄歸洛使謁嚴司空 | 第100-101页 |
同洛陽諸公餞盧起居 | 第101-102页 |
臺中題壁 | 第102-103页 |
江上寄隱者 | 第103-104页 |
送嚴紳遊蘭溪 | 第104页 |
秋思 | 第104-105页 |
夏日别盧太卿 | 第105-106页 |
西亭題壁寄中書李相公 | 第106-107页 |
八月十五夜錦樓望月得中字 | 第107页 |
四川使宅有韋令公時孔雀存焉暇日與諸公同翫座中兼故府賓妓興嗟久之因賦此詩 | 第107-108页 |
竇三中丞去歲有臺中五言四韻未及酬報今領黔南途經蜀門百里而近願言欵覿封略間然因追曩篇持以贈之 | 第108-109页 |
春夜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 第109-110页 |
津梁寺採新茶與幕中諸公遍賞芳香尤異因題四韻兼呈陸郎中.107 | 第110-111页 |
元和癸巳余領蜀之七年奉詔徵還二月二十八日途經百牢關因題石門洞 | 第111-112页 |
夕次嶓山下 | 第112页 |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 | 第112-113页 |
早春送歐陽錬師歸山 | 第113页 |
長安春望 | 第113-114页 |
經嚴秘校維故宅 | 第114-115页 |
秋夜寄江南舊游 | 第115页 |
送陸書還吳 | 第115-116页 |
山中月夜寄朱張二舍人 | 第116-117页 |
送馮諫議赴河北宣慰 | 第117-118页 |
夜坐聞雨寄嚴十少府 | 第118页 |
資聖寺賁法師晚春茶會 | 第118-119页 |
慈恩寺起上人院 | 第119-120页 |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 第120页 |
酬韓弇歸崖見寄 | 第120-121页 |
河東贈别錬師 | 第121-122页 |
秋日將赴江上楊弘微時任鳯翔寄詩别 | 第122页 |
夏與熊王二秀才同宿僧院 | 第122-123页 |
宜陽所居白蜀葵荅詠柬諸公 | 第123页 |
送寇侍御司馬之明州 | 第123-124页 |
送嚴侍御 | 第124-125页 |
酬元十二 | 第125页 |
秋晚途次坊州界寄崔玉貟外 | 第125-126页 |
度東徑嶺 | 第126-127页 |
送李正字之蜀 | 第127-128页 |
玉泉寺與潤上人望秋山懷張少尹 | 第128-129页 |
酬崔使君寄麈尾 | 第129页 |
送鄧州潘使君赴任 | 第129-130页 |
和李中丞題故將軍林亭 | 第130-131页 |
送韋侍御司議赴東都 | 第131-132页 |
送吳侍御司馬赴台州 | 第132-133页 |
送七兄赴歙州 | 第133页 |
德宗皇帝挽歌詞二首 | 第133-135页 |
順宗至德大聖皇帝挽歌詞三首 | 第135-136页 |
昭德皇后挽歌詞 | 第136-137页 |
武元衡集卷下 | 第137-193页 |
七言律詩 | 第137-154页 |
送崔判官使太原 | 第137-139页 |
幕中諸公有觀獵之作因繼之 | 第139页 |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 | 第139-141页 |
送張諫議歸朝 | 第141-142页 |
酬嚴司空荊南見寄 | 第142-143页 |
南徐别業早春有懷 | 第143页 |
摩訶池宴 | 第143-144页 |
至櫟陽崇道寺聞嚴十少府趍侍 | 第144-145页 |
春暮郊居寄朱舍人 | 第145-146页 |
送溫況遊蜀 | 第146-147页 |
崔敷歎春物將謝恨不同覽時余方爲事牽束及徃尋不遇題之留贈 | 第147页 |
秋燈對雨寄史近崔積 | 第147-148页 |
春題龍門香山寺 | 第148页 |
酬陸三與鄒十八侍御 | 第148-150页 |
酬談校書長安秋夜對月寄諸故舊 | 第150页 |
送田三端公還鄂州 | 第150-151页 |
送李秀才赴滑州詣大夫舅 | 第151-152页 |
秋日書懷 | 第152-153页 |
奉酬嚴司空荊州見寄 | 第153-154页 |
五言絶句 | 第154-156页 |
途中即事 | 第154页 |
春日偶作 | 第154-155页 |
夏夜作 | 第155页 |
左掖梨花 | 第155页 |
同陳侍御寒食遊禪藏山上人院 | 第155-156页 |
七言絶句 | 第156-192页 |
贈佳人 | 第156-157页 |
休暇日中書相公致齋禁省因以寄贈 | 第157页 |
春興 | 第157-158页 |
酬裴起居西亭留題 | 第158页 |
送張侍御赴京 | 第158-159页 |
鄂渚送友 | 第159-160页 |
送裴戡行軍 | 第160-161页 |
宿青陽驛 | 第161-162页 |
送崔舍人起居 | 第162页 |
路岐重賦 | 第162-163页 |
重送盧三十一起居 | 第163页 |
重送張諫議 | 第163-164页 |
同諸公夜讌監軍翫花之作 | 第164-165页 |
郊居寓目偶題 | 第165页 |
題嘉陵驛 | 第165-166页 |
送柳郎中裴起居 | 第166-167页 |
秋日出遊偶作 | 第167页 |
夏夜餞裴行軍赴朝命 | 第167-168页 |
摩訶池送李侍御之鳯翔 | 第168页 |
重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 第168-169页 |
豋闔閭古城 | 第169-170页 |
尋三藏上人 | 第170页 |
山居 | 第170-171页 |
長安賊中寄題江南所居茱萸樹 | 第171页 |
春齋夜雨憶郭通微 | 第171-172页 |
送嚴秀才赴舉 | 第172-173页 |
春日酬熊執易南亭花發見贈 | 第173页 |
中春亭雪夜寄西鄰韓李二舍人 | 第173-174页 |
立秋日與陸華原於縣界南館送鄒十八 | 第174-175页 |
酬韋胄曹登天長寺上方見寄 | 第175-176页 |
陌上春暮 | 第176页 |
春日偶作 | 第176页 |
春暮寄杜嘉興昆弟 | 第176-177页 |
淮渡 | 第177页 |
與崔十五同訪裴校書不遇 | 第177-178页 |
夏日寄陸三達陸四逢并王念八仲周 | 第178页 |
秋原寓目 | 第178-179页 |
贈歌人 | 第179-180页 |
同苗郎中送嚴侍御赴黔中因訪仙源之事 | 第180页 |
使次盤豆驛 | 第180-181页 |
緱山道中口號 | 第181页 |
嵗暮送舍人 | 第181-182页 |
寓興呈崔員外諸公 | 第182-183页 |
單于曉角 | 第183页 |
汴河聞笳 | 第183-184页 |
塞上春懷 | 第184页 |
塞月夜寄荊南熊侍御 | 第184-185页 |
單于罷戰却歸題善陽館 | 第185-186页 |
韋常侍以賓客致仕同諸公題壁 | 第186页 |
學仙難 | 第186-187页 |
唐昌觀玉蘂花 | 第187页 |
春曉聞鶯 | 第187-188页 |
聞嚴秘書與正字及諸客夜會因寄 | 第188-189页 |
戯贈韓二秀才 | 第189页 |
聞王仲周所居牡丹花發因戯贈 | 第189页 |
酬王十八見招 | 第189-190页 |
贈道者 | 第190页 |
重送白將軍 | 第190-191页 |
和李丞題李將軍林園 | 第191页 |
同張惟送霍揔 | 第191-192页 |
雜言 | 第192-193页 |
石州城 | 第192-193页 |
卷一 武元衡诗歌補遺 | 第193-217页 |
五言長篇(古今調)補遺 | 第193-195页 |
奉和聖製重陽日即事六韻 | 第193-194页 |
漸至涪州先寄王使君 | 第194-195页 |
五言律詩補遺 | 第195-197页 |
德宗皇帝挽歌詞三首(其三) | 第195-196页 |
春晚西亭宴集 | 第196-197页 |
七言律詩補遺 | 第197-198页 |
南昌灘 | 第197-198页 |
五言絶句補遺 | 第198页 |
寒食下第通問長安故人 | 第198页 |
七言絶句補遺 | 第198-204页 |
贈别崔起居 | 第199页 |
春日偶題 | 第199-200页 |
聽歌 | 第200页 |
酬韋胄曹 | 第200-201页 |
同幕府夜宴惜花 | 第201页 |
代佳人贈張郎中 | 第201-202页 |
餞裴行軍赴朝命三首(其三) | 第202页 |
秋日經潼關感寓 | 第202页 |
贈歌人 | 第202-203页 |
見郭侍郎題壁 | 第203页 |
雲居寺 | 第203-204页 |
雜言詩補遺 | 第204-205页 |
寒食下第通簡長安故人 | 第204-205页 |
聯句詩補遺 | 第205-206页 |
中秋夜聽歌聯句 | 第205-206页 |
武元衡散文 | 第206-217页 |
賀甘露表 | 第206-207页 |
賀連理棠樹合歡瓜白兔表 | 第207-208页 |
寒食謝賜新火及春衣表 | 第208-209页 |
謝賜新火及新茶表 | 第209-210页 |
議朝參官班序奏 | 第210-211页 |
請選舉限內仍朝參奏 | 第211页 |
請停忌日告陵幷薦瓜果等使奏 | 第211-212页 |
請待制官于延英候對疏 | 第212-213页 |
劉商郎中集序 | 第213-215页 |
祭李吉甫文 | 第215-217页 |
卷二 武元衡散文補遺 | 第217-223页 |
更請廚料本錢疏 | 第217-218页 |
三院御史班序奏 | 第218-219页 |
三品官除謝奏 | 第219-220页 |
論三部官員舉選限內不奉朝參奏 | 第220-221页 |
議正衙待制官奏 | 第221-223页 |
附錄一 《唐音統籖》卷三百十二(丁籖七十)附文 | 第223-224页 |
附錄二 《御定全唐詩》卷三百十六附文 | 第224-225页 |
附錄三 席刻本《唐詩百名家全集·武平章詩集》附文 | 第225-226页 |
附錄四 季振宜抄本《全唐詩》卷二百五十一附文 | 第226-228页 |
附录五 《增訂注釋全唐詩》卷三〇五附文 | 第228-229页 |
附录六 《欽定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一附文 | 第229-230页 |
附錄七 歷代詩評彙編 | 第230-231页 |
参考文献 | 第231-235页 |
後記 | 第235-237页 |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 第2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