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光场技术的三维测量系统的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光场相机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光场三维测量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5-16页
第2章 光场三维测量的基本理论第16-30页
    2.1 光场的定义第16页
    2.2 光场的采集与记录第16-20页
        2.2.1 针孔光场模型第17页
        2.2.2 斯坦福多相机阵列模型第17-18页
        2.2.3 微透镜光场模型第18-20页
    2.3 相机成像规律简介第20-22页
        2.3.1 凸透镜成像规律第20-21页
        2.3.2 平行光入射凸透镜成像规律第21-22页
    2.4 重聚焦的基本理论第22-26页
        2.4.1 数字对焦与数字变焦第22页
        2.4.2 数字重聚焦的原理第22-26页
    2.5 对焦测距原理第26页
    2.6 相机标定原理第26-28页
    2.7 渐晕的简介第28-29页
    2.8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光场三维成像的关键技术第30-38页
    3.1 本文采用的光场系统的参数介绍第30页
    3.2 拜耳传感器的基本构造第30-31页
    3.3 图像存储数据类型转换第31页
    3.4 图像的色彩插值第31-35页
        3.4.1 双线性插值算法第32-33页
        3.4.2 梯度校正的线性内插第33-35页
    3.5 图像的二值化第35页
    3.6 图像的Canny边缘检测第35页
    3.7 图像上圆点的Hough变换第35-36页
    3.8 等效35mm焦距简介第36-37页
    3.9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光场的提取及解码第38-48页
    4.1 光场的提取第38-44页
        4.1.1 光场原始图像的简介第39-42页
        4.1.2 网格模型的生成第42页
        4.1.3 光场原始图像的处理第42-44页
    4.2 光场的解码及保存第44-47页
    4.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光场重聚焦与三维重建第48-59页
    5.1 光场重聚焦第48-51页
        5.1.1 光场图像的合成第48-50页
        5.1.2 重聚焦图像的合成第50-51页
    5.2 三维重建第51-58页
        5.2.1 对光场相机进行标定第51-53页
        5.2.2 采样点像距的求解第53-57页
        5.2.3 三维坐标系中的重建第57-58页
    5.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炭等大宗散货堆体体积测量方法研究
下一篇:葛洲坝三号船闸人字门振动状态监测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