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车车架有限元分析与轻量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半挂车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4 半挂车车架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5 我国半挂车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半挂车实体建模及有限元概述 | 第16-33页 |
2.1 半挂车介绍 | 第16-18页 |
2.2 半挂车各部分结构 | 第18-19页 |
2.2.1 车架总成 | 第18页 |
2.2.2 悬挂总成 | 第18-19页 |
2.2.3 支撑装置总成 | 第19页 |
2.2.4 制动总成 | 第19页 |
2.2.5 其他总成及一些参数说明 | 第19页 |
2.3 半挂车的受力情况 | 第19-20页 |
2.4 半挂车车架实体建模 | 第20-22页 |
2.4.1 建模方案的选择 | 第20页 |
2.4.2 模型简化处理 | 第20-21页 |
2.4.3 车架实体模型建立 | 第21-22页 |
2.5 有限元法介绍 | 第22-31页 |
2.5.1 有限元法的概念 | 第22页 |
2.5.2 有限元求解步骤 | 第22-31页 |
2.6 ANSYS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31-3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车架结构分析 | 第33-54页 |
3.1 车架静强度度分析 | 第33-41页 |
3.1.1 前言 | 第33页 |
3.1.2 车架实体模型导入 | 第33页 |
3.1.3 车架材料属性的设定 | 第33-34页 |
3.1.4 车架网格单元选择和网格划分 | 第34-35页 |
3.1.5 载荷处理 | 第35-36页 |
3.1.6 约束的设定 | 第36-37页 |
3.1.7 有限元结果 | 第37-38页 |
3.1.8 车架结构改进 | 第38-39页 |
3.1.9 改进结构后车架静力学分析 | 第39-41页 |
3.2 车架模态分析 | 第41-48页 |
3.2.1 模态分析理论 | 第42-43页 |
3.2.2 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43页 |
3.2.3 自由模态分析结果 | 第43-48页 |
3.3 车架静态疲劳寿命分析 | 第48-53页 |
3.3.1 疲劳寿命基本理论 | 第48页 |
3.3.2 累计损伤理论 | 第48-49页 |
3.3.3 材料的s-n曲线 | 第49页 |
3.3.4 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的一般流程 | 第49-51页 |
3.3.5 疲劳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车架灵敏度研究 | 第54-60页 |
4.1 灵敏度理论介绍 | 第54-57页 |
4.1.1 位移灵敏度理论 | 第54-55页 |
4.1.2 刚度灵敏度理论 | 第55-56页 |
4.1.3 频率灵敏度理论 | 第56-57页 |
4.2 车架结构灵敏度分析过程 | 第57-59页 |
4.3 灵敏度结果分析 | 第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基于轻量化的车架结构优化 | 第60-67页 |
5.1 汽车轻量化的概念与实现方法 | 第60-61页 |
5.1.1 现代结构优化设计 | 第60-61页 |
5.1.2 轻型化材料 | 第61页 |
5.1.3 先进材料成型技术 | 第61页 |
5.2 车架尺寸优化 | 第61-63页 |
5.3 车架拓扑优化 | 第63-65页 |
5.4 车架结构设计 | 第65-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总结和展望 | 第67-6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