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2-16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2.1 债务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 第16-18页 |
2.1.1 基于公司特征的债务融资成本研究 | 第16页 |
2.1.2 基于公司治理的债务融资成本研究 | 第16-17页 |
2.1.3 基于外部因素的债务融资成本研究 | 第17-18页 |
2.2 会计准则变革的债务契约后果研究 | 第18-22页 |
2.2.1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 第18-20页 |
2.2.2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债务契约签订 | 第20-22页 |
2.3 机构投资者的债务融资治理作用研究 | 第22-24页 |
2.3.1 机构投资者的债务融资治理作用 | 第22-23页 |
2.3.2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的差异性影响 | 第23-24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24-26页 |
3 假设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 第26-40页 |
3.1 理论分析与假设的提出 | 第26-32页 |
3.1.1 会计准则变革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 | 第26-29页 |
3.1.2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的差异性调节作用 | 第29-32页 |
3.2 变量设计 | 第32-36页 |
3.2.1 被解释变量定义:债务融资成本 | 第32-33页 |
3.2.2 解释变量及调节变量定义 | 第33页 |
3.2.3 控制变量定义 | 第33-36页 |
3.3 模型设计 | 第36-37页 |
3.3.1 假设一的模型设计 | 第36页 |
3.3.2 假设二的模型设计 | 第36-37页 |
3.3.3 假设三的模型设计 | 第37页 |
3.4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7-40页 |
4 实证分析 | 第40-50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3页 |
4.1.1 主要变量的整体描述 | 第40-42页 |
4.1.2 根据会计准则变革进行时间分类的详细描述 | 第42-43页 |
4.2 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45页 |
4.3 多元回归统计分析 | 第45-47页 |
4.4 稳健性分析 | 第47-50页 |
4.4.1 基于时间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第47页 |
4.4.2 基于债务融资成本不同衡量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 第47-48页 |
4.4.3 基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不同划分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 第48-49页 |
4.4.4 基于部分控制变量滞后处理的稳健性检验 | 第49-50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0-5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1-52页 |
5.3 创新与贡献 | 第52-54页 |
6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展望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后记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