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环境下博物馆的品牌塑造和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博物馆的品牌塑造内涵 | 第15-21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2.1.1 数字媒体 | 第15页 |
2.1.2 博物馆与品牌塑造 | 第15-16页 |
2.1.3 数字化呈现的博物馆 | 第16-17页 |
2.2 博物馆的品牌化 | 第17-21页 |
2.2.1 博物馆的品牌内涵 | 第17-18页 |
2.2.2 博物馆的品牌定位 | 第18页 |
2.2.3 博物馆品牌的重要性 | 第18-21页 |
第三章 数字媒体与博物馆整合的必然性 | 第21-29页 |
3.1 博物馆的演化 | 第21-22页 |
3.2 观众需求的转变 | 第22-24页 |
3.2.1 文化需求的提高 | 第22页 |
3.2.2 审美意识的觉醒 | 第22-23页 |
3.2.3 大众文化的流行 | 第23页 |
3.2.4 娱乐化的心态 | 第23-24页 |
3.3 互联网引发新的思考 | 第24-25页 |
3.4 传统博物馆的困境 | 第25-26页 |
3.4.1 空间不足 | 第25页 |
3.4.2 馆藏滞留 | 第25页 |
3.4.3 同质化严重 | 第25-26页 |
3.4.4 资金短缺 | 第26页 |
3.5 现代博物馆的发展需求 | 第26-29页 |
第四章 数字媒体环境下博物馆的品牌塑造形式 | 第29-48页 |
4.1 品牌展示:多感官互动体验 | 第29-33页 |
4.1.1 动态陈列 | 第29-30页 |
4.1.2 交互式展览 | 第30-31页 |
4.1.3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 第31-33页 |
4.2 品牌设计:传统与现代衔接 | 第33-37页 |
4.2.1 高科技与文创结合 | 第33-34页 |
4.2.2 个性化的文创品牌 | 第34-36页 |
4.2.3 文创产品网络营销 | 第36-37页 |
4.3 品牌传播:网络媒体的应用 | 第37-43页 |
4.3.1 官方网站 | 第37-38页 |
4.3.2 社交媒体平台 | 第38-40页 |
4.3.3 网络直播平台 | 第40-41页 |
4.3.4 移动端APP | 第41-43页 |
4.4 品牌创意:原生IP运营开发 | 第43-48页 |
4.4.1 数字出版 | 第43-44页 |
4.4.2 游戏设计 | 第44-45页 |
4.4.3 动漫制作 | 第45-46页 |
4.4.4 H5传播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数字媒体对博物馆品牌的特点和作用 | 第48-56页 |
5.1 数字媒体环境下品牌塑造的特点 | 第48-49页 |
5.1.1 互动参与性 | 第48页 |
5.1.2 多重媒体整合 | 第48-49页 |
5.1.3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 第49页 |
5.2 数字媒体对博物馆品牌塑造的促进作用 | 第49-56页 |
5.2.1 多维展示加深品牌印象 | 第49-51页 |
5.2.2 文创产品衔接传统与现代 | 第51-52页 |
5.2.3 网络传播重塑品牌个性形象 | 第52-53页 |
5.2.4 社会化媒体互动强化品牌关系 | 第53-56页 |
第六章 博物馆品牌塑造的发展趋势 | 第56-62页 |
6.1 博物馆塑造情感化品牌 | 第56-57页 |
6.2 私人博物馆打造文化品牌 | 第57-59页 |
6.2.1 品牌博物馆艺术与人文的结合 | 第57页 |
6.2.2 企业博物馆展示品牌张力 | 第57-58页 |
6.2.3 私人博物馆品牌新模式 | 第58-59页 |
6.3 博物馆品牌的跨界整合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