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方法、框架和创新之处 | 第12-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叙事及道德教育叙事相关概念厘清 | 第15-25页 |
2.1 叙事的内涵及特点 | 第15-16页 |
2.2 道德教育叙事的概念及特征 | 第16-19页 |
2.3 道德教育叙事的构成要素 | 第19-25页 |
2.3.1 叙事主体和受述主体 | 第19-21页 |
2.3.2 叙事客体 | 第21-23页 |
2.3.3 叙事环境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高校道德教育的缺陷及叙事的介入 | 第25-35页 |
3.1 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缺陷 | 第25-28页 |
3.2 高校道德教育中叙事的介入 | 第28-35页 |
3.2.1 道德教育领域运用叙事的历史渊源 | 第28-30页 |
3.2.2 高校道德教育中叙事介入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3.2.3 高校道德教育与叙事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 第32-35页 |
第四章 高校道德教育叙事的理想追求及现实意义 | 第35-42页 |
4.1 高校道德教育叙事的理想追求 | 第35-37页 |
4.1.1 叙事与说理的中庸之道 | 第35-36页 |
4.1.2 居于真实与价值的会通融合 | 第36页 |
4.1.3 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 第36-37页 |
4.2 高校道德教育叙事的现实意义 | 第37-42页 |
4.2.1 密切德育与生活的联系,拓展德育研究的畛域 | 第38页 |
4.2.2 培养德育双主体创新意识,推动高校德育持续健康发展 | 第38-39页 |
4.2.3 促进高校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变革,完善高校德育系统工程 | 第39-42页 |
第五章 高校道德教育叙事的践行道路 | 第42-49页 |
5.1 事件选择——追求真实 | 第42-44页 |
5.2 层次定位——探寻情理 | 第44-46页 |
5.3 方向调整——落实行动 | 第46-47页 |
5.4 过程反馈——注重反思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