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23页 |
1.1 淀粉 | 第16-17页 |
1.2 蜡质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 | 第17-18页 |
1.3 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第18-19页 |
1.3.1 酸水解法 | 第18页 |
1.3.2 反溶剂法 | 第18页 |
1.3.3 微乳法 | 第18-19页 |
1.3.4 细乳液法 | 第19页 |
1.3.5 酶解回生法 | 第19页 |
1.4 回生温度对淀粉回生影响的研究 | 第19页 |
1.5 乳化剂条件对纳米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1.6 食用多糖对纳米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20页 |
1.7 纳米颗粒在运载活性物质方面的应用现状 | 第20-21页 |
1.8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1.8.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1.8.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8.2.1 不同回生温度对淀粉纳米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21页 |
1.8.2.2 不同淀粉种类、乳化剂添加对淀粉纳米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21页 |
1.8.2.3 不同多糖添加对淀粉纳米颗粒特性的影响及其对丹酚酸-B的缓释效果的研究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回生温度对淀粉纳米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23-32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2.2.2 试验设备 | 第23-24页 |
2.2.3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2.2.3.1 蜡质玉米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24页 |
2.2.3.2 透射电镜测定 | 第24页 |
2.2.3.3 纳米颗粒粒径测定 | 第24页 |
2.2.3.4 X-衍射测定 | 第24页 |
2.2.3.5 红外光谱测定 | 第24-25页 |
2.2.3.6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 | 第25页 |
2.2.3.7 数值统计分析 | 第25页 |
2.3 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25-31页 |
2.3.1 透射电镜分析 | 第25-26页 |
2.3.2 粒径大小分析 | 第26-27页 |
2.3.3 X衍射光谱分析 | 第27-29页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2.3.5 热特性分析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淀粉种类和乳化剂种类对淀粉纳米颗粒特性的影响 | 第32-48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3.2.2 试验设备 | 第32-33页 |
3.2.3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3.2.3.1 蜡质玉米淀粉纳米颗粒和马铃薯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3页 |
3.2.3.2 不同乳化剂原位添加制备蜡质玉米和马铃薯淀粉纳米颗粒 | 第33页 |
3.2.3.3 透射电镜测定 | 第33页 |
3.2.3.4 纳米颗粒粒径测定 | 第33页 |
3.2.3.5 分子量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3.2.3.6 Zeta电位测定方法 | 第34页 |
3.2.3.7 分散性试验 | 第34页 |
3.2.3.8 X-衍射测定 | 第34页 |
3.2.3.9 红外光谱测定 | 第34页 |
3.2.3.10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 | 第34页 |
3.2.3.11 数值统计分析 | 第34页 |
3.3 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34-47页 |
3.3.1 透射电镜和粒径分布图分析 | 第34-38页 |
3.3.2 分子量分布 | 第38-39页 |
3.3.3 Zeta电位分析 | 第39-40页 |
3.3.4 分散性分析 | 第40-41页 |
3.3.5 X-衍射图谱 | 第41-43页 |
3.3.6 红外光谱图分析 | 第43-45页 |
3.3.7 热特性分析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多糖种类对淀粉纳米颗粒特性的影响及纳米颗粒对丹酚酸-B缓释效果的研究 | 第48-67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48页 |
4.2.2 试验设备 | 第48-49页 |
4.2.3 试验方法 | 第49-51页 |
4.2.3.1 食用胶溶液的配制 | 第49页 |
4.2.3.2 不同食用胶原位添加制备蜡质玉米淀粉纳米颗粒 | 第49页 |
4.2.3.3 丹酚酸B-淀粉纳米颗粒-食用胶三元运载体系的构建 | 第49页 |
4.2.3.4 透射电镜测定 | 第49-50页 |
4.2.3.5 纳米颗粒粒径测定 | 第50页 |
4.2.3.6 Zeta电位测定方法 | 第50页 |
4.2.3.7 纳米颗粒稳定性的研究 | 第50页 |
4.2.3.8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 | 第50页 |
4.2.3.9 X-衍射测定 | 第50页 |
4.2.3.10 红外光谱测定 | 第50页 |
4.2.3.11 包埋率和装载率测定 | 第50-51页 |
4.2.3.12 体外释放规律 | 第51页 |
4.2.3.13 数值统计分析 | 第51页 |
4.3 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51-65页 |
4.3.1 透射电镜分析 | 第51-53页 |
4.3.2. 纳米颗粒稳定性分析 | 第53-58页 |
4.3.2.1 pH值稳定性分析 | 第54-55页 |
4.3.2.2 热稳定性分析 | 第55-57页 |
4.3.2.3 盐稳定性分析 | 第57-58页 |
4.3.3 纳米颗粒热特性分析 | 第58-60页 |
4.3.4 X-衍射图谱分析 | 第60-61页 |
4.3.5 红外光谱仪 | 第61-62页 |
4.3.6 包埋率和装载率 | 第62-63页 |
4.3.7 包埋丹酚酸B后的透射图分析 | 第63-64页 |
4.3.8 体外消化性分析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导师组意见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街历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