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保险组织论文

我国合资寿险公司治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1页
1. 绪论第15-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18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8-21页
        1.3.1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18-19页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1.3.3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第20-21页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21-23页
2. 公司治理理论概述第23-27页
    2.1 公司治理的内涵第23-24页
    2.2 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第24-25页
    2.3 公司治理模式第25页
        2.3.1 英美治理模式第25页
        2.3.2 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第25页
    2.4 公司治理目标第25-27页
3. 合资寿险公司的发展与现状第27-36页
    3.1 合资寿险公司的定义第27-28页
    3.2 合资寿险公司的产生第28-29页
    3.3 合资寿险公司的发展及现状第29-33页
        3.3.1 合资寿险公司的数量第29页
        3.3.2 合资寿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第29-30页
        3.3.3 所有合资寿险公司公司治理比较第30-33页
    3.4 合资寿险公司存在问题第33-36页
        3.4.1 合资寿险公司频繁变更第33-35页
        3.4.2 合资寿险公司发展缓慢第35-36页
4. 合资寿险公司治理存在问题第36-43页
    4.1 合资寿险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第36-38页
        4.1.1 对等股权下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的争夺第36-37页
        4.1.2 股权相对集中不利于决策第37-38页
    4.2 合资寿险公司董事会制度不完善第38-41页
        4.2.1 董事会成员专业性不强第39-40页
        4.2.2 董事会成员分布不均衡第40-41页
        4.2.3 董事会成员内部性过高第41页
    4.3 监事会亟待建立和完善第41-42页
    4.4 经理层的选拔机制不完善第42-43页
5. 合资寿险公司案例分析第43-54页
    5.1 从金盛人寿到工银安盛人寿第43-47页
        5.1.1 从金盛人寿到工银安盛人寿的变更第43-44页
        5.1.2 工银安盛的发展第44-46页
        5.1.3 针对工银安盛公司治理分析第46-47页
    5.2 从海尔纽约人寿到北大方正人寿第47-51页
        5.2.1 从海尔纽约人寿大北大方正人寿的变更第47-48页
        5.2.2 北大方正人寿的发展第48-50页
        5.2.3 公司面临的治理困境第50-51页
    5.3 光大永明人寿保险第51-54页
        5.3.1 光大永明人寿保险股权变更及发展第51-53页
        5.3.2 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治理存在问题第53-54页
6. 完善我国合资寿险公司治理的对策第54-59页
    6.1 优化合资寿险公司股权结构第54-55页
        6.1.1 引入双方认可的股东共同管理第54页
        6.1.2 大股东拥有公司控制权第54-55页
    6.2 完善合资公司董事会的组成第55-57页
        6.2.1 设立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第55-56页
        6.2.2 推选中外双方同时认可的专业人员担任独立董事第56页
        6.2.3 增加外部董事的数量第56-57页
    6.3 设立监事会第57页
    6.4 完善经理层的选拔、考核、激励机制第57-59页
        6.4.1 经理层的选拔制度第57-58页
        6.4.2 建立经理层考核机制第58页
        6.4.3 建立与公司业绩挂钩的经理层激励制度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金经理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研究--基于经济周期的视角
下一篇:企业创新产出质量与再分配效应风险分析--基于技术人才占比差异因素